城南旧事读书启示700字

【第1篇】

让心灵的童年永存——读《城南旧事》有感

小小的一本书里,蕴藏着童年的故事;小小的一本书里,书写着儿时的一颗纯真的心;小小的一本书里面,刻画着一张张有趣的面容……暑期里,我深深地被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所吸引。

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我与英子共同经历了童年里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在惠安馆里,英子结识了纯朴的妞儿、思念女儿的“疯女人”秀贞。西厢房曾是妞儿与英子的快乐天堂,而跨院亦是秀贞与英子捉“吊死鬼”的地方。

英子生病的那段时间,我印象特别深刻。它总让我想起英子冒雨帮妞儿、秀贞相认的事,那时的她还生着病呢。我想,当英子看着相认的那一幕发生在她眼前时,她的内心必定像汹涌澎湃的大海般激动的。

我知道,英子的心灵里有一种东西——善良。所以,她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受苦受难的秀贞母女。她能够将妈妈的金镯子、自己的钻石手表送给了秀贞母女当盘缠。是的,英子太善良了。

整个故事由快乐的前奏再到深沉的结尾,这让人不由得悲从心生。整本书通过一个小孩的眼睛看大人世界里的悲欢离合。

兰姨娘,一个爱笑而又危险的女人。她笑时,左嘴角总是向上一斜,金牙便很合适地露出来,尤其是左嘴巴还有一处酒涡,随着笑声打漩儿。英子很是同情兰姨娘。当英子看到兰姨娘可能会夺走爸爸时,她便极力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在一起。然后又不禁替爸爸难过起来。这样的情节描写,让我不禁为之一颤。

英子亲眼看见了驴打滚儿的有趣场面,亲身体验过驴打滚儿的美味,也感受到了宋妈的重男轻女。在英子即将离开小学时,父亲得肺病去世了。爸爸的生命之花凋零了,英子也担起了长女的责任。对英子来说,这太突然了,但她却镇静地面对了一切,我真佩服她!

让生活中的童年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

合上书后,我仿佛听见了城南缓慢悦耳的铃声,看见了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走过…… 

【第2篇】

读《城南旧事》后感

读着《城南旧事》,仿佛自己也步入了童年的往事里,我也曾在有青草的河岸边钓过龙虾,也抓过河里的小鱼把它养在塑料瓶里……童年,是一生中最珍贵的经历储存在心灵深处,如阳光般温暖。     林海音,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城南旧事》便是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她从七岁到十三岁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尤其是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及其周围人们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经常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当英子到惠安馆去找秀贞而其不在的时候,她就蹲在浴缸前看金鱼。“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泳一边嘴边一张一张地在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儿啦!就这么看着,两腿跪在炕沿上,都麻了,秀贞还不来。”童心,可爱得就像附在心头的喜悦,总让人回味无穷。

跟随妈妈到骡马市的佛照楼去买东西,那里有妈妈要买擦脸的鸭蛋粉,有英子爱吃的八珍梅;在惠安馆,秀贞还用薄荷叶和指甲草给英子染指甲;搬到新家后,爸爸会经常修剪夹竹桃、喇叭花;吃的东西居然还叫“驴打滚儿”,黄米面蒸熟了,包黑糖,再在绿豆粉里滚一滚……这些地地道道的北京味儿把小说的情节都结结实实的盖上了老北京的印记,也盖满了英子童年的味道,一种老北京的味道。     作者自己曾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这本书的几篇,他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他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地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旧北京南城的那些事,或深或浅的还有自转的痕迹。这些都是作者对那段生活的安静回忆,对自己童年的怀念。也使我们想到自己的童年,让自己所怀念。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中,一生中最爱自己的父亲,因病离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无法承受的人生之重,英子感觉自己在离别中长大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只好把离别的悲伤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海洋上。    旧北京城的那些往事,被作者定格在心底,永远也擦不掉它的痕迹。    回忆,是对童年的留恋。

【第3篇】

阅读是位朋友,在你孤独时会给予我陪伴,阅读是座明亮的灯塔,照亮了我们人生前进的道路,阅读是名向导,它可以带我们找到智慧的源泉。我就在最近几日深深地去品读了《城南旧事》这一本名著。

该书是本自传体小号,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城南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通过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与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会馆门口的“女疯子”秀贞,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亲宋妈,陈病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

该书富有悲剧意蕴的乡愁在每一片故事的末尾都会一位与英子的朋友或亲人分离,最后对英子的父亲离英子而去后全书结。但他们的离去让英子变得更坚强了。

全书的四个主要人物是英子,秀贞,兰姨娘,宋娘,借这四个人物侧面写出了二十年代旧北京的社会被愁云惨雾笼罩的生活。又突出了英子的天真浪漫。

读过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又被洗涤了一次。旧社会的黑暗,人类的愚昧无知,人性的难以揣测,变化多端,总是让人不经意间就感慨万分,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光明的时代,但也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也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我结合自身经历,挖掘内心感受,对这个时代又有了好多的思考。曾经我总是认为每个人都会一直陪伴我,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我不希望他们离开我,可每个人都不可能避免。“离别”这个词,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知会经历多少次。正如苏轼于《水调歌头》有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无法避免分离的结局,那我们就要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位人,与你友好也好,与你不友好也罢,但他们每个人都是我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请珍惜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每一天,每一秒吧。

每一次品读《城南旧事》都会是一种享受与陶醉,心头也总会荡漾起一丝丝的温暖,与一片片痛楚与怜惜,诚然,旧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不仅让过去的人苦苦挣扎,也让现在的人们潸然泪下,但是社会环境的黑暗始终掩盖不了人性的光辉,即便是在这样一个绝望的时代下,依旧能在痛苦中寻找到温暖与关怀,即便是这个世界背叛了你,不要忘记或许在某个角落,还有一个爱你的人在默默地支持你,只要心中还有爱和希望,不管多困难的日子,都一定会过去的,加油吧,为了希望而努力奋斗的人们。

【第4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伴着这优美动人的旋律,我轻轻合上了这本《城南旧事》。这首《送别》是小英子从无知走向成熟的象征,也是小英子童年生活的终点。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漂亮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嘻闹的浪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亮的泉水,童年它装满糖果,装满了玩具。装满了欢笑,也装满了快乐。走过英子的童年,我们看到了她从7岁到13岁的生活经历,英子随父母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半疯半傻的秀贞三婶,遍体鳞伤的女子伙伴妞儿,躲在草丛里的小偷,爱打扮爱笑的兰姨娘,不爱理人的德先叔,爱唠叨的宋妈,爱养花的爸爸和载铃铛的骆驼。这些人都走进了小英子的心灵却最终告别而去。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发生一些事,正是这些事成就了小英子难忘而又美好的童年,使英子明白了人情冷暖,痛苦与别离,也使英子变得勇敢,坚强有担当。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看海去》里的小偷了。我记得他问小英子:“小英子,你说我是好人?坏人?”当时年幼的小英子分不清好人和坏人,疯子和贼子,就如同他分不清天和海一样。其实,生活就像哲人,给我们经验,给我们智慧。谁又能真正分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好与坏从来不是绝对的,它们只是相对存在,就像谁也分不清海和天一样。

时光匆匆逝去,“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英子也不再是小孩子了。童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随着驼铃声愈摇愈远。相较之小英子的童年,可以说我们的童年是极为幸福的。小英子在12岁时就担负起了半个家,用她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承担了本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责任。而我们12岁时又在做什么,躺在妈妈怀里撒娇,赖在床上睡觉不起来又或是捧着手机玩游戏,其实都有。英子在艰难的生活中快速长大,懂事,学会了许多,我们却很难长大,不是吗?

林海音奶奶在故事的最后说:“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林海音奶奶在告诫我们珍惜童年,珍惜时间呢?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我慢慢地哼着,回味着过去的童年。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