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马拉松》读后感700字

不辍脚下,志在千里 ——读《爷爷的马拉松》有感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张亮友

张亮友爷爷是我们安徽人,也是我国跑马拉松第一人。说到马拉松,大家一定不陌生,可是马拉松的起源应该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的。

据说在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在马拉松平原与波斯军队作战,获得了胜利,为了让故乡的人民知道这个好消息,士兵菲迪皮茨从马拉松不停顿地跑到了雅典(全程40多公里),拼尽最后的力量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便因精疲力竭倒地身亡。而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189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举行了马拉松到雅典的赛跑,这项赛事从此定名为“马拉松”。

了解了马拉松的起源,再读这本书不由产生一种崇敬之情。书中那个和我同岁的小男孩张乐驰本来特别不喜欢运动,直到后来听爷爷讲了跑马拉松得到的一件件有纪念意义的服饰,以及去马拉松博物馆了解到自己的爷爷竟然是中国大名鼎鼎的“马拉松第一人”,在爷爷的影响下,张乐驰也爱上了跑步。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这让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阿甘正传》,主人公阿甘说过“没有特别的原因,我一直往前跑”。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生活也好,学习也罢,一定要学着“跑起来”才不会被丢得很远。这也正应和了梁晶所说的“真正的强者,不是不流泪,而是含着泪继续奔跑,用坚强的信念支撑着自己”。奔跑是行动,信念则是动力。信念的灯塔散发着光芒,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在跑步的世界里,我找到了我的英雄,他是张亮友爷爷,他是阿甘,他也是我自己。

我喜欢跑步的感觉,那种风驰电掣,迎风飞翔的感觉。有起跑时的紧张与轻松,有疲累时的矛盾与坚持,有终点在望时的激动与满足。从跑步到学习,《爷爷的马拉松》这本书像是我的一位“老师”一样,让我了解了马拉松,让我从精彩的故事中找到了快乐,也让我找到了学习的方向。

不困于心,不囿于行。把执着灌注于信念,把坚持付诸于行动。像运动员一样坚持努力,超越自我;学习先辈们峥嵘岁月,不懈奋斗。有梦想,有努力,就会有舞台。因为“玉汝于成,功不唐捐”。

那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也成为一名马拉松健将,博物馆里也摆放着我的荣誉勋章,我也为我的祖国、我的家乡增添了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