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有感600字
作者:蒋建军 时间:2017-10-06 10:01:15 我要投稿!
【第11篇】
“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从。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伯内聚英雄。“梁山好汉从宫逼民反到终被招安,即是这本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第一部全篇采用白话文书写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无论是它的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令读者赞不绝口。
《水浒传》,是作为一部主题为“义”的小说,流传于读者之中的,但整个故事,也并非完全虚构。根据史料记载,元明代时连连爆发的农民起义斗争,而这无疑为《水浒传》的创作提供了范例与真实。当然,《水浒传》也的确做了极大的艺术夸张。但是其中的义与情却使造成读者火之动容。而之所以能将文中的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描绘地如此生动形象,鲜明精彩,是因为其集纳、吸收了民间传说与平话中的传奇故事。而鲁智深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他被逼上梁山的原由,是路见不平拨刀相助,而非为现实、官府的逼迫。他本可以自在地当前些提辖,但却不满于压迫金氏父女的镇关西的暴行,在父女哭诉时心中就已迸发出那种情感,因“义”,他出手愤然打死了镇关西,而随后的成僧、落草之路,也是率性、以义为重,在东京与林冲一见如故,后大闹野猪林救下了林冲。而相比起他,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却又截然不同。他本有着不错的地位和家庭美满,可就因高俅干子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便开始了“倒霉”的生活直到上了梁山。他一开始忍气吞声,看上去有些许软弱,但他也是一个不断在妥协中挣扎的忍辱负重的英雄。他的身上也能折射出几分那个朝代“好汉们”的影子。
宋江之义,李逵之莽,吴用之智......这些坐在聚义厅里的英雄们看似是那个时代人们心中所盼,口中所义,脑中所想的江湖传奇,实则就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我们的身边,或许如今无人会像开玩笑般随随便便就“起义”,或许现在没人的身边有那么多生死之交的好兄弟,或许那份原本激荡在我们心中的“义”与“勇”已消失。但,你不能被生活所“招安”,为命运而妥协。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释自己的义勇,做自己的英雄。
【第12篇】
从上小学至今,我读了一些书,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著作。小说内容丰富多彩,一共有一百二十四回。它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全书主要写了宋江、晁盖、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好汉被人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有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章节是“众好汉智取华州”,它主要讲述了:路制胜的好朋友史进被贺太守抓住了,鲁智深要劫狱,不了也被捉住。这件事不知怎么被宋江知道了,大家都在想办法,吴用想到了一个妙计。之后,他们不仅把贺太守杀了,而且还救出了鲁智深和史进,并且把少华山寨的英雄好汉们也带回了梁山。这段情节的讲述,情节大快人心,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才能取得胜利。
通过“众好汉智取华州”这个章节,让我想到了我们最近才学习的一篇课文《学会合作》。它里面说道“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就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我们也要牢牢的记住这一点。
《水浒传》以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为话题,塑造了宋江、鲁智深、林冲、卢俊义、吴用……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他们是大力大贤、有忠有义的绿林好汉,也揭露了封建时期统治的腐败。小说语言通俗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波澜曲折,深受读者喜爱。
看了上面的介绍,想不想去看一看这本《水浒传》呢?如果你有兴趣,就去读一读吧。
【第13篇】
最近我读了本《水浒传》,这本书里的36天罡,72地煞同聚集在梁山泊里。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品德——忠义。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忠义的化身,那就是关羽。宋江这些人也几乎做到了,即便受了招安,也没有散开,一心破了大辽后才渐渐分散。在梁山上,也把“聚义厅”换做“忠义堂”。后来几员将陷在城里,宋江就大驱兵马去救那几将。
破大辽回来的宋江军马,又奔向方腊。本108将就剩39人了,而路上折一将宋江便大哭一场又晕倒,这不是忠义,什么还是忠义呢?
后来108将几乎都死了时,阴魂都没散,全都在梁山上,又托梦与徽宗皇帝诉苦,可皇帝听从贼臣言,没有杀那两个贼臣。
当他们到几个州后,也想着如何相见。当宋江知道自己喝了药酒后,让李逵也来,让他也喝了药酒,后告知他真相,让他死后的阴魂再见。吴用和花荣知道宋江死了后,都勒死在宋江墓前百姓便把吴用、花荣也藏在廖儿洼宋江墓前。
忠义的忠便是忠心,义便是义气,这两者加起来就成了“忠义”。我们的身边就有一种十分忠心耿耿的小动物,他就是狗。
狗不是很大但和忠心,你打他,不给他吃他都不咬你。但你一让他去做一件事,就是赴汤蹈火它也敢去。它也能看家,也可以在你遇到危险时去帮你。我看见过一个视频:只见一个大汉要把一个坐在椅子上的小孩抱走,边上的一只大狗冲了过去,把那大汉的衣服咬住,由那大汉甩,他就是不松口。最后大汉只好把那小孩放下,狗也松口了,大汉也走了。
忠义是《水浒传》的根本,如果没有忠义,《水浒传》就没戏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