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里仁第四》有感800字
作者:李不易 时间:2018-12-29 20:10:45 我要投稿!
前不久,我把论语的里仁第四熟读并背了下来,感悟很多很多,觉得这这里面有很多句是儒家之精髓所在,所以我觉得十分有用。
里仁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仁”,也就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义与利的关系、孝敬父母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个重要的方面、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比如里仁的第一句:“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情,又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息息相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的意思是: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后面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见到道德高尚、有才能的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反之,就应该自我反省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覆辙,这种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而儒家为什么这么讲仁义呢?仁义的好处又是什么呢?儒家之所以讲究仁,因为他悟到了人的本性,也悟到了事情的根本。秦朝之所以从一个强大的帝国很快崩溃,就是因为他没有听取儒家所讲究的“仁义”,而过分迷信法家。认为秦朝属于水性,水又属于阴性,只有用刑法来治理国家才行。结果,秦朝貌似不可一世的“暴政”仅仅存在了十五年就灭亡了,这就是否定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必然结果。
大家以后千万不能再做出像秦朝那样的事情,要相信仁义可以做成任何事情,但千万不要像宋襄公那样举着仁义大旗明知战机不可失,但还是很天真很天真认为什么都不做光举个“仁义”大旗就ok,这是不行的哦!多去看看论语,对自己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