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潮》有感800字

《高潮》是印度青年作家巴哈特的作品,讲述的是印度年青一代的跨邦之恋。已经被翻拍成电影“双城之恋”,由印度青年演员参演。

我不知道为什么书籍会翻译成“高潮”,毕竟,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这都不是一本让人想入非非的书,相反,这是本很贴合实际生活的书,书中的语言虽然不算质朴,但是很真实。书中讲的故事有相当成分是作者的经历,经过艺术加工,融合了各种情感纠结。首先,是南北文化的差异,北方的旁遮普小伙和南方的泰米尔纳德姑娘要跨越重重的家庭阻挠才能修成正果,这个过程不可谓之不艰辛;其次,是家庭的矛盾,父母之间的争吵,父子之间的冷战以及母子之间的若即若离,这些仿佛就是一部家庭的纷争史,只是作者并没有一味的抱怨诉苦,并大肆渲染家庭暴力,巴哈特用语言的幽默与生动,通过夸张、讽刺、比喻等多重手法,在某些时刻以漫画的形式将故事娓娓道来。

并不是第一次读巴哈特的作品,在这之前读过他的《革命2020》,那本书中揭露了印度的教育腐败问题,更多的是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人性良知的坚守,平淡却不平凡。巴哈特的故事总是和生活紧密联系,故事中也不时流露出作者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高潮》为例,这不是什么自传或是传奇小说,主人公克里希是个有血有肉的旁遮普男孩,有欢乐也有忧愁,作为普通人中的一个,他要面对很多来自家庭亲友带来的阻挠;女主人公阿楠雅也是这样,对于两个互不接受的家庭而言,他们的相爱简直就是一场风暴。不过好在“人定胜天”,通过男女主人公在德里和钦奈两地的两个家族之间的不断周旋,终于使对方的父母接受了自己,并慢慢接受了互相的大家庭。结局是美满的,过程是艰难的,爱情在困难中经受住了考验,注定收获的也将是甜美的果实。

如果说在这本“家庭剧”中收获了什么,那么应该是面对困难的勇气吧,或许说是对爱情的坚守,男女主人公没有因为各方的压力和距离的阻隔而分道扬镳,这展现了真爱的力量,见证了真爱的伟大。

巴哈特的作品并不多,但是读者却不少,诸如《三傻》这样的作品,也被搬上了荧幕,在阿米尔大叔的演绎下获得了好评,期待巴哈特能有新的作品问世。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