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使命》读后感800字
作者:王歆 时间:2020-06-19 16:08:09 我要投稿!
这是一本推动了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书籍,作者约翰·霍特更是曾经担任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及伯克利加州大学客座教授的美国教育改革领导者。
约翰·霍特从事教育有二十年的时间,这本书是他1958年到1961年期间,根据自己在一所小学的教学日志编辑整理而著。每每翻开,捧在手中阅读,心中不断反省:我们,究竟能给孩子什么?
全书从“孩子的策略”、“恐惧与失败”、“真实的学习”、“学校的失败”四个部分进行谋篇。开篇第一章,就写了孩子在课堂中是怎样应对和搪塞老师的要求,他们总能想出一些看起来不易被发现的“诡计”,比如:面对老师的提问,先是不确定地回答,再从老师的神情之中找到线索——老师的神情,总会告诉学生:他是不是答对了;也有些孩子选择沉默,并冷静地观察着老师,试探着老师的耐心,并等待着老师提出更简单的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面,这样屡见不鲜!意外的是,几十年前的书中所提出来的教育问题,现在正在中国小学中蔓延!
关于恐惧,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有一种大人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能懂什么?”另一种大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懂得太多了,他们有的甚至比大人更成熟、懂事。”据我调查,目前更多的家长更赞同后者的观点。大多认为前者太过片面,有时一个孩子所展现的“成熟感”是家长所未曾想到的。是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于是我们常常把“在我们那个时候……”挂在嘴边,时代变了很多,人类一步一步在进步,这个时代的孩子,就是比我们那个时候进化了。从而,导致了这样一个情况:家长因为工作很忙,于是把“懂事的孩子”交给学校、保姆、午托班……却忘了,不论人类如何进化,都不能少了陪伴。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的孩子,往往接触到新的事物时第一反应就是排斥与恐惧——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知识,都是。
抛开其他的不说,每个学期,孩子都会接触到新的知识,而这也是给他们的新挑战。以语文为例,他们每次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都会先抵抗,在真正进行学习了之后,有这三种情况:一部分孩子会觉得很有趣,因为他们领悟到了这篇文章的妙,作者语言的美——但这仅为少数;另一部分孩子会认为:这篇文章,我看懂了,这些生字我会写了——这一部分,大多是很多老师认为的“好学生”、“聪明学生”;更多的一部分,反应依然是:“我不会!”、“我不懂”、“好烦啊!”。不得不承认,对于第三种反应的孩子,家长与老师的一个认识误区是,认为孩子不够聪明。可其实,很多人忽略了孩子的恐惧心理。
之前看过一个在山区支教的朋友所发的朋友圈,上面是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学校是困着我的牢笼。瞠目结舌!那是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的最美的地方啊!可对于孩子呢?这难道不是教育者的失败吗?
作者在结语部分写道:“聪明的人——不管是年轻或年老的,当他们碰到新的环境或问题时,都会放开的去接受它,也会将问题牢记在心,并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思考问题的本身,而不会考虑问题或情况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他会勇敢、用心、诚恳地面对它。另外,我们所指的不聪明,并非大多数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不聪明不但是不缺少聪明而已。两者所抱有的是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对事情的不同观念,也因此而发展出完全不同的态度。”
没有人生来就是笨拙的。你注意观察婴儿,并仔细去思考他们的学习和行动,如果不是天生低能,他们都会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形态,而且具有学习的渴望和能力。如果成年人也有这种心态,他将是一个天才。
然而孩子长大后,超凡的学习、成长能力却被破坏了!
是谁破坏的呢?作者认为,最主要的破坏力正是所谓的教育——多数学校与家庭在做的事。
我们总是发出一些让他们必须执行的指令,从而让他们感到害怕;我们阻挠孩子喜爱学习的兴趣,鼓励或强迫他们追逐琐碎、不重要的奖励——比如:获得奖章、考满分等,让他们觉得在学校上课就是为了考试,而且要考得高分;我们经常在小孩子对某些事正产生信心或即将建立起信心时,突然介入其中,动摇他们的信心,例如,当他们在看童话时,让他们去做数学题或在他们接触自然时,让他回去写观察日记......我们使孩子感到恐惧、困惑,等于是鼓励他们不要表现得太聪明。另外,我们每天重复叫他们做单调、乏味的事情,不用花心思、费脑筋,让他们感到烦闷。
——可怕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求知欲。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求知欲无尽,就等于是对知识的无尽渴望。老师与家庭,能给他们什么呢?我个人粗浅地认为,除了鼓励与陪伴,就是真正地认识、了解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