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800字

这是一本龙应台和安德烈的36封家信,因为母亲的教育方法不同,儿子的性格也存在着差异。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前几篇的时候,竟然发现和自己很相似啊。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了乐趣:天天听音乐;和朋友一起喝咖啡;外出游玩。着实令人羡慕啊。安德烈的信总是那么无所谓,告诉妈妈自己的生活,当他遇到挫折,总会有人来帮他,他每次成功,总会有朋友来为他祝贺。

这本书还讲道他们的代沟,从书信中看出,代沟的产生就是年龄的差异。安德烈是20多岁的青年,而龙应台是50多岁的父母辈。两代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不同。不过,龙应台却没让这一代沟加宽,而是以书信的方法和他坦诚交流。就这样走进他的内心。

书信中,安德烈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德国学生,可他却出生在台湾。在他眼里也正如他所说: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怎么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而他的母亲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两代人之间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

而我们此时,父母辈总会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用自己的体会代替孩子去看世界。我想这种孩子如果生活在中国,一定是被父母一顿大骂后令其痛改前非。安德烈和龙应台他们之间的谈话很轻松。安德烈没有了谦让,龙应台也只是倾听和思考,好兄弟互不谦让,他们就像是分不开的兄弟,从不感到啰嗦。

从书中我还看到了,父母就像我们的知心朋友,知道我们的心。为我们想到一切我们需要的。尽管我们有时会和他们吵架,但是也要理解他们。就如同安德烈和他母亲一样。相互关心,相互理解。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