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读后感800字
作者:李子文 时间:2021-02-25 18:21:00 我要投稿!
对于名家的作品,我读过的不多。我总认为大作家嘛,学问那么高深,写出来的作品肯定令人难以理解。在潜意识里对于名家的作品还是有些排斥的,读完《汪曾祺散文》,倒是令我的看法有所改变。
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像是一个平常的老人在诉说的一件件有趣的事,没有什么浮夸的语句,高深莫测的感觉也是很少。这些散文的语言很平淡,很朴实,我不需要过分去理解些什么,这让我读书时很愉悦。在叙述一件故事的时候,汪曾祺老先生用朴实的语言书写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其中一些故事更是让人觉得有些幽默。像《跑警报》一文中所写到的“跑警报的‘对儿’并非总是固定的,有时一方被另一方‘甩’了,俩人‘吹’了,‘对儿’就要重新组合”。战争年代的爱情在我的印象里是浪漫的,刻骨的,能有一点幽默,倒也更是完美。文章对景色描写让人觉得也很有意境。“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想象一下倒让人有些陶醉。
从这本书也可以看得出汪曾祺老先生学识渊博和见识非凡。他的语言很充实,一点也不空洞,对于他的看法,他总是能够举出一些例子,如“写景色,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处。”用形象的例子来帮助人们理解,更显其渊博学识。除了渊博的学识外他的看法也很有特点和道理,在《城隍.土地.灶王爷》这一散文中讲述了中国几个民间所流传的神。他写到:“老百姓需要这样的神。这些神的意象一旦成为老百姓所掌握,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宗教性、固执的力量。没有这些神他们就会失去伦理道德标准、是非善的尺度,失去心里平衡惶惶然不可终日”。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人没有了信仰,光靠法律的约束,感觉还是不够。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太腐朽,但我认为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汪曾祺老先生对生活的态度令人惊叹,在《跑警报》一文中,他描述日军空袭时候人们的生活。在他的语言中,我感受不到太多的危险,更有的是那份从容,我绝不认为空袭是件安全的事,但他写的那样惬意,仿佛在他的生命中没有什么事能使之畏惧。即使在文革中也是一样,他被扣上右派的帽子,后虽被人摘掉,但仍受压迫,是什么使作者挺过着艰难岁月?我觉得他凭借的是随遇而安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让我敬佩不已。
读完《汪曾祺散文》,我觉得名家作品还是要多读的,名家作品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理解。以后我要多读读书。同时学习汪曾祺老先生的生活态度,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