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深处读后感800字

《孤独深处》——北京折叠

《孤独深处》收录了郝景芳在2010年至2016年间发表的一些科幻小说,从未出版过,此次是初次集结成册。《孤独深处》首次收录郝景芳的雨果奖提名作品《北京折叠》。书名也是源于作者对科幻小说的感觉。科幻小说构想一个可能性的世界,人站在这个世界的边缘,最容易感觉到出世和异化。出离世界的感觉是最孤独的孤独。

雨果奖作家刘慈欣谈郝景芳也这样说:“对于作者来说,《孤独深处》是她在写作上的一种坚持,作者表示写作是生活最重要的快乐源泉,也是孤独深处最重要的情感。” 这本书中的“北京折叠”我尤其喜欢:“北京折叠”中,由于人口众多,空间不够使用,把空间分成“生活工作的地面区”,“折叠休眠的地下区”,将人群分为三类,按48小时分成三份时间来应用:完整的24小时,属于第一空间高级别人群享用,他们生活得最好;剩余24小时中的6:00——22:00(白天时间),属于第二空间中端人群享用,中层阶级,可能是小康生活;剩余的深夜时间,属于第三空间底层人群使用,一共12小时,需要工作10小时才能够生活。每个空间建筑、环境质量都不同。不属于自己阶段的时间,强制休眠,第一空间控制一切,严禁跨空间活动,不同空间交流困难,私交被抓毁终生。 主角,老刀,四十多未婚,生活在第三层,艰难争取到名额不多的在垃圾场的分拣工作,为了给养女攒去有音乐课的幼儿园,铤而走险,干起跨空间送信的黑活。由第三空间秘密通道进入第二空间,见得寄件人——阳光帅气充满希望的小伙,他在一次交流会上一眼喜欢了第一空间的姑娘,并见到了他和蔼高职的父亲,他按捺不住思念,用一个多月工资(老刀一年工资)请人走黑路寄件,表达他的相思之情,并说明自己很有机会进入第一空间,请姑娘等他。讽刺的是,老刀进去第一空间后,见到了姑娘,和姑娘骗小伙是父亲但其实是丈夫的老刀同龄人。姑娘依附大人物才得以继续在第一空间。她用一星期的钱(老刀两年多)请老刀封口,并转告她也喜欢他,给他回信。期间,还偷听到,第一空间关于对第三空间,机器代替人工作业的讨论,最终因造成大量人群失业,担心第三空间暴乱而作罢。 整体情节如此,以老刀视角,整体展现了三个空间的差异:第三空间,脏乱差;第二空间,整齐优雅;第一空间大气明媚。小插曲是:第一空间统帅为了拿回U盘,轻易地按停了巨大的空间转换直至拿到U盘。

感慨颇深,“北京折叠”或许他并不够科幻,但他很真实,是现实社会的倒影。

故事里面,当权者品尝着红酒,出于自己的需要,轻易操作严格的空间折叠,轻易决定第三空间的生存状况。而,第三空间的工人,正为自己能在垃圾场分拣垃圾这好活而开心时,都不知道自己面临着失业。是不是,很现在一样呢?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