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800字
作者:李子文 时间:2021-03-11 11:56:52 我要投稿!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潘先生在难中》这本书,读完后感触颇深。叶老对潘先生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同时也令人敬佩。叶圣陶老先生以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江浙战乱为背景创作了《潘先生在难中》一书,借助乱世人民中的代表——潘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乱世中人民的灰色生活,语调诙谐,引人入胜。
小说以一个满载难民的火车开始,“首尾一气,犹如一条蛇,什么地方都好钻了”家人冲散后,潘先生继续拉着家人向前挤。这一幕表现出他的自作聪明与自不量力,在开头就使其可笑形象在读者心中扎了根。在额外的涉猎中,我了解到他身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经济贫乏又地位低下,这些使他的“冲劲”有了更特殊的含义他的人生也正是在这种不顾一切向前钻的情况下才能继续。战争年代,活命是老百姓最基本的追求。家人走散,他不禁落泪,重聚后感叹“现在好了。”使他的形象更加鲜活。
文章的精彩部分主要集中在潘先生回到让里之后的种种表现,通过前后的对比加重了讽喻意义。如前文中他带着妻儿逃难去上海,当得知教育局局长要照常开学的消息之后他的矛盾心理,“他心中似乎很安慰,又似乎有些惆怅。”这些语句把他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既希望逃难成功,又不想因为被免职而为生计发愁,这里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市民的形象。
后文写潘先生到红房子避难,却偶遇局长等三人,“那局长也望见了他,尴尬的脸上故作笑容”不过让里最终躲过了战争,当他去教育局探听开学事宜时,却被拉去写歌颂军阀的标语,这戏剧性的一幕同后文写“溥”字时“仿佛看到许多影片”共同体现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又有几分讽刺的意味。
《潘先生在难中》既反映了旧中国动乱不安的现实,有揭示出小资产阶级灰色、卑琐的生活和自私苟安的性格。作者展现了以潘先生为代表的一类人的卑琐怯懦的人生面目又以此控诉了军阀混战中罪恶使得民不聊生。读罢全书,我领略到了叶老出神入化的人物描写能力,这点是需要我学习的。同时,在看到上世纪的旧社会后,我更发觉我们现代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