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动》读后感800字

因为永恒,所以感动—— 记读《新寄小读者·学会感动》有感

初夏的夜晚,静谧的天空如一池碧波,星星也像侵在谁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我倚在书椅上,细细品味着《学会感动》这本书。看了几遍后,仍有些留恋。

这是一本北大教授——曹文轩写给我们去发现、去思索去感情的倾情之作,在他写作前,他提了一个问题:

“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这句话带有历史的庄严感与沉重感的短短问语,令我也不禁扣问自己:是什么能使我感动?我们是不同与往日、90后的孩子,一个新形成的群体。对于长辈和社会而言,我们所组成的群体,是忽然崛起的,是陌生的,是难以解读的,也是无法接近都的。他们甚至感到一种无奈,一种无法适应的焦虑。但曹文轩,他在思索,难道他往日的生活,其中每件故事,每个画面,都不足以另我们感动吗?他表示了怀疑。于是,写下了《学会感动》这本书。

就这样他动用了他的生活,写下了一篇篇“感动今世却并非写今世”的文章。他用充满诗意与清新的笔调,把我带回他生长的地方——水乡,大河小河纵横交错,编成一个大水脉。成群的芦苇荡长在岸边,飒飒的风轻轻拂过,白嫩的芦花绒轻轻摇摆。以至于到现在他还回忆:“一出门就坐船,推开门就是水。”他更是用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细致的描写,描摹出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瞬间。特别是关于他对肉的历史回忆:“那年,我与千名师生去唐山抗震救灾,由于道路受阻、物质紧缺,我们半个月才吃到一顿肉。那天中午,食堂烧了肉,我的一位宿友吃掉了一小半,留下一大半,等晚上在吃,他将肉很细心地整理在盘子里,然后将它放在书架上,开始了午休。不一会儿,当我们睡的正香时,一次特大余震来了。顷刻间,临时搭建的地震房激烈摇晃起来。那位同学忽发一声惊呼,大家扭头看他时,就只见那盘子不偏不倚地倒扣在他脸上,大家一时忘了地震的恐惧,都大笑起来。他抹了抹脸,下意识的添了添流淌到嘴边的肉汁。在他那张被肉汁弄的模模糊糊的脸上,我们依然看出了一脸的懊恼。”读到这时,我总觉得有一种情感,一种思绪传递与我。虽然当下社会我们丰衣足食,但作者细腻描写出那位上海同学对肉的珍惜却如石子般在我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仿佛一种缭人的思绪在我脑海萦绕,使其成为一瞬间,最终演变成令我永恒的感动。本想,令我感动无非是那些——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但阅读他的生活后,我才明白,那些本令我感动的,无非只是一种情感、一个画面、一场电影,感动一场后,就遗忘了。我不能将它们凝结成一个瞬间,一场永驻我脑海中的永恒。

我想起了这个初夏发生的令我感动事情:吴斌,一个普通客车司机。在他被飞来异物中的一瞬间,本能用右手挡住一下腹部,迅即又紧握住方向盘。然后,咬紧牙关,挂挡减速,待客车停稳后,他打开双闪灯,拉好手利,再解下安全带,无比痛苦站起来,面向乘客说:“帮我打110、120你们不要乱走。”76秒后,在他妥当处理了一切后,倒下了。6月1日下午,他离开了24位毫发无损的乘客,一个人去了天堂。在这76秒钟时间里,我看见了吴斌的一生,时间是默不作声的摄像师,美丽心灵的展现就在于瞬间,在这76秒内,他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生而无憾,死而无悔,挺立于天地之间。

这段只有76秒的车载视频,吴斌的人生瞬间截止于此。短短的时间,长长的意味。也正如同《学会感动》这本书中每个故事:它们那些关于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与美的力量都体现在一个瞬间,不知不觉中净化我们心灵,教会我们感动。其它感动人的东西有很多,只是有些会让你感动一时,有时却会感动一生。一时与一生,就取失于你是否选择记住那一瞬间。因为瞬间与永恒没什么截然的界限。瞬间具有一种永恒魅力,而永恒凝结在一个短暂的瞬间。

追随永恒,学会感动;因为永恒,所以感动。

阅一案青卷,世间喧嚣,如潮退去,只留我一人,听得见最轻的风……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