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读后感800字
作者:张子怡 时间:2021-04-01 10:02:51 我要投稿!
【第1篇】
读《哈姆雷特》有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同时也是他一生中创造出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莎士比亚沐浴着文艺复兴的光辉,将《哈姆雷特》这部伟大的话剧献给了人类,我有幸可以阅读到《哈姆雷特》,体会其中独特之处。
人性在《哈姆雷特》中表露无余。虚伪矜持的奥菲莉亚,在发疯后变得坦率大胆,其实她这时候才是最美的;易怒冲动的克劳斯迪,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说出实情,其实他这时候才是最善良的;王后乔特鲁德,在饮下毒酒后说出“请你原谅我”,其实她这时候才是最本真的。
人性在死亡面前凸显得如此清晰,没有了存在的压迫与世俗的约束,人性便会像金子一样在最初的地方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没有了多余的束缚,人才是最本真的人,才可以无条件的服从与真理,所有在现代社会中更应当提倡将人性从束缚中释放出来,提倡优良的道德传统,才能使人类社会更加美好,才能使人类社会更加进步。
《哈姆雷特》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性格决定命运。哈姆雷特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优柔寡断。面对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哈姆雷特的宣誓表明了他极欲复仇的决心,但是他却对杀死仇人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表现出了令常人难以理解的情节。他本有好几次杀死仇人的绝佳机会,但是由于他激烈的思想斗争而错失良机,从复仇到思想突围,他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世界,“生存还是毁灭?”他无疑已经忘了自己的任务是复仇,这无不是优柔寡断的性格所致使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对于自身发展不利的性格可以慢慢的用时间将其棱角磨平,摒除不利自身发展的性格,打造出完美的性格,也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哈姆雷特》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事物的两面性。正如那句著名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正是因为这种挣扎才会导致奥菲莉亚发疯后的跳河自尽。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时时刻刻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呢?试问挽回过去,结果却毫无作用;想着权衡利弊,但又挡不住诱惑;选择的两面性是依附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作出正确的选择,找到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而《哈姆雷特》就是这样一幕极具震撼力的悲剧,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它代表着那个时代对人性最崇高的呼唤,同时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感悟,我似乎也像是与高尚的莎士比亚对了一次话!
【第2篇】
向阳而生
——读《哈姆雷特》有感
如果说太阳是目标的话,就要看着它一直追下去。读了《哈姆雷特》,我是更加相信了。
现在,在死神的地窖里,有多大的宴席,说不定席上各人又在提着酒杯追打,打得最凶的,一定是哈姆雷特了。我的确是为他感到婉惜的。父亲不明不白地去世,母亲这样快的改嫁,在如此大的波动下,偏偏父亲的鬼魂还要来说这样的话。所以那提着剑到宫内装疯卖傻的,是多么善良的哈姆雷特啊。可是,即使有那样大的善良,在这样大的压力与因扰下,人的野性也会渐渐地显露出来的,他的越来越大胆的举止,不曾掩遮过的想法,一直指导自己去见母亲,甚至杀死波洛涅斯,这可是一位没有过错的大臣,是一直忠于自己的主的。相矛盾的,在这样吓人的举动中,他也对自己的行为犹豫不决。不过是一直向目标走的。所以悲剧,才会在这样的矛盾下产生。
我只是惊叹哈姆雷特的执着,从他立下报仇的目标到实现它的整个过程里,时时都会有犹豫,不过是对行为的,对目标是从未动摇过的,他也一直走到了目标。不过于犹豫相对应的,这胜利者没有尝到果子,他和自己的果子,还有自己的仇人,一起沉在了泥里,应该也有原因是在重大的压力下对原本善良的违背,也就是在违背本心的条件下吧。所以实在是该对他感到惋惜的。
但是悲剧是哈姆雷特上演的,我们既然是观众,是不能也作一场悲剧的主人公的。我们更要是守着自己的本心,毫不迟疑地看着目标向前走的,是不能和终点处的旗子一同烂掉的。
所以,一直向太阳走的话,应该是不会错的。最美好的年纪,应该是要向着太阳走的。曾经的梦想繁多而轻浮,就像自己现在的成绩,天天臆想着偷工减料,耍些聪明,最后发现,拥抱自己的并不是太阳,而是黑暗。不要在最需要心无旁骛的时期放弃了追赶太阳的权利,无论什么时候,脚踏实地的向太阳才会所向披靡。
一直向着太阳,它将会成为你奔跑时,永不会溃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