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高中
作者:张子怡 时间:2021-04-01 15:23:21 我要投稿!
向历史人物致敬
——读《三国演义》有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事迹。作品以描写战争为主,叙说了魏、蜀、吴三国在时局动乱及军阀纷争中崛起,一直到最后被西晋所灭亡的历史故事。
书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而又具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宽厚仁爱,求贤若渴的刘备;忠肝义胆,一身正气的关羽;狡猾奸诈,有勇有谋的曹操;无能之辈吕布;器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等。
《三国演义》在“天下者,汉家之天下也”这个观点下塑造了三个典型形象:正面人物关羽和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不是说其他的人物不够典型,但这里只说的三个典型,是因为他们是中国长篇小说中最大也最久的典型,不单单是读书时猛然让你眼前一亮,哪怕是抛开书,他们也充塞天地,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同时三人被称为三绝,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以及奸绝曹操。
蜀国关羽,字云长,是忠义的化身。他效忠于刘备,为刘备尽心尽力。在兵败之时,关羽降汉,关羽与颜良对阵,首先是想打听故主刘备的消息,为的是要是与其相聚。在得知故主消息时,便不辞万里往投,这些都是关羽身上体现出来的忠。他的义则集中体现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刘关张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三人焚香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三人皆重义,只不过关羽与其相比下更为重义,所以被称为义绝。他被历代加封,直到封为“盖天古佛”,成为人与神的极致,在关羽逝后,因此被世人尊称为“关公”。
一个国家的统治不仅仅需要明主,同时还需要忠臣,忠臣甚是重要,但如果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不如有天文地理过去未来无所不知、足智多谋、能文能武、呼风唤雨的忠臣,更不如二者同时兼得,还可以掌握大局的忠臣。蜀国正有这样一个人——诸葛亮。他字孔明,是智慧的象征,他谦虚谨慎,恪守职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空城计,死了还以木偶退兵、延缓杀魏……这些代表事件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才略过人之处,我们不得不佩服诸葛亮那过人的才智,所以诸葛亮也被称为“智绝”。
魏国的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个奸雄,“袁绍谋士许攸夜见曹操,曹操跣迎先拜”这算得上曹操是一个奸雄的铁证吧。在书中他一直是一个反面人物,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一位有勇有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有着超过常人的野心。曹操曾自己说过,如果天下没有他,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并非是空话,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实力没有背景,怎么会说出常人不敢轻易说出的话。称帝的袁术就是一个例子,他就是被曹操灭了的。我们也学过许多他的诗,如《短歌行》《龟虽寿》,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曹操的远大抱负以及远大理想,作品中流露的积极昂扬的情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他是好是坏,我们也不能轻易做下定论。
《三国演义》中每个人物都被描写得栩栩如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是非对错向来都是说不清的难题,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人物。所以我们要学会不能简单地通过一件事就去判定一个人的好与坏。这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学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