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梦,三生渺渺

大雨倾泻而至,天色幽蓝,紧扣的窗扉隔断外界的喧嚣,桌子上的台灯散发着柔和光芒。我微合上掌中的《三国演义》,眼眸前再度浮现那个浮世般绚丽的舞台,枭雄四起,豪杰林立,血与骨的争锋。英骨终魂葬他乡,君郎又为何谁思量?一切恰若梦一场。

彻读全书,不由得,我陷入对于英雄这个问题的思索。天下三分,而他们于乱世中应运而生,或禀赋天纵之资,或怀青云之志,与这个时代的命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他们中何许人也又能称作英雄呢?

“宁可为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或许不少人因此谬以曹操心狠手辣,奸诈之人。而在我眼中他是一个真正的君王,若无铁腕手段,若只拘泥于一己私情,又谈何统率?又如何挥攠天下,统御四方。刘备便是很典型的例子,固然他的仁义让他的最初的小势力得到迅速展,都是他在关中称王的优柔寡断,云长与张飞死后一意孤行,让他失去成为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气度与魄力,三百余里的火烧连营,蜀国运势从此日益低沉,终摆脱不了亡国之命。而曹操的,是的,或许他的刚愎自用与些许自负让他稍显性格上缺陷,但对于战役的极大的统率力,掌控力,钢铁之师踏破楼兰,官渡之战告捷,长坂坡之战大获全胜,最终曹丕称帝,天下改为魏姓,而曹操魏武帝之名也镌刻在那段炽热的历史文脉中。

“诸葛多智近乎妖”,这是我与诸葛孔明相识的第一感触,落后的年代,物质与技术极为低下的时代,他没有玄幻的宝术,没有奇异的仙器,但是他的思想恍如尘珠璞玉,散发着莹莹的光芒。他以凡人之力,比肩神明,赤壁之战,点燃蜀国国灵的火焰,草船借箭,数万箭弩中淡定自诺,挥一挥那淡墨色羽扇,江上回萦着他的“谢将军赐箭”。为蜀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身居丞相职位,却无半分享受与懈怠,七出祁山,只为先帝德玄的托付,而他一生都呕心沥血于此。只可惜,最终他也未等到蜀国崛起,大一统,五丈原内扑灭的主灯,他的生命也就此终止。

《三国》像一个大舞台,生旦净丑皆数尽有,演绎着人生百态。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