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论语》感受经典

子日:“学而时习,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里的开篇之语。《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的治国思想以及他有关学习方法的阐述。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

千年之前,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出将入相者如子贡、子路不胜枚举。而今天,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让我们一起品味经典魅力,感受孔夫子带给我们的思想启迪吧!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在复习旧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温故知新,这个道理到现在依然不曾过时。孔子时代这样,现在也一样。总结过去,发现新知,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我们应根据时代的需要来不断完善自己,更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创新。但是,创新的基础是什么呢?孔子一语道破玄机——“温故”。无论过去如何,成功抑或失败,只要能回过头看看,你就会发现新的东西。温故知新不仅仅是一个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累加的过程,而是对自我重新认识的过程,是一种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既增加了对旧知识的理解,以能够发现并获取新知识。试想一下,故友重逢,感慨了别离后的欣喜悲欢之后,一定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可见,温故的含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未来植根于曾经几度忽略的过去。

还有一句,也是孔子阐述的学习方法的。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啊,只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一味地进行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西方思想家康德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I"两位思想家殊途同归。时间、空间的限制阻挡不了思想的跨越。思在入学习知识乃至于知识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从接爱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只学不思,所学知识便无法变为已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够融会贯通。而现在,是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知识的领域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学海无涯”,面对广阔的知识,只靠学是不够的,是到不了成功彼岸的。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见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历史的潮流。

《论语》中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话,能够激励我们不断积极向上,做一个仁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品读《论语》,品味孔子的人生,悟出人生的哲理,感受经典的魅力吧!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