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900字

七月闲间夏之旅

——记北京夏令营途中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车笛幽幽,无止休。我背负满载而归的重量,徜徉人海茫茫,看不清同伴的笑颜,只留清冷月色里单薄瘦削的背影。 

——题记 

时光飞逝,当我来不及思考,忘记去思考,我已踏上一条崭新的路程。火车厢里嘈杂熙攘的人群面孔都是陌生的,潮湿粘稠的气味却散满我整个胸腔,喘不过气来。这般空虚与寂寥,使之我插上耳机,掀帘看那窗外物物色色像过电影版刷刷排挤身后。是不是记忆也是这样呢。两铺之间的距离窄小不得不让我的脑袋一次次的撞击,几番轮回,我决心静坐,品茗,阅读。 

书有一个唯美静好的名字,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委婉笔下的江南写意,楚楚动人,几场梅雨,几卷荷风,便有几分烟火迷离。又让我忆起颐和园那异曲同工的神奇与美丽。去颐和园那天,灰蒙蒙的云层中透着小雨,卷入昆明湖绵延,夏荷羞答答,却释放最明丽,最光鲜,在这个柔情似水的夏季,仿佛曾有一个相濡以沫的约定。 

柳絮依旧吹散在我眼里,飘飘然落下几束,我和着泥土的气息,踏一青石小路,寻觅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意境。雨声愈发清晰了,旅人撑伞的背影在眼中也愈行愈远,唯有那雨中那娇嗔的朵朵玉莲,不顾风雨的洗礼,在淤泥里挣扎,抬头,让我想起席慕容笔下那《莲的心事》: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还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在一眼荷花尽收眼底,满满都是傲然,却满满都是感动。 

书香气味的扉页被翻动,倔强清冷的轻狂女子林徽因跳跃我的眼中,她执著的信仰,淡泊的目光,非凡的智慧,那精湛的建筑技术和中国第一女建筑师的美名,让我遐想到长城。那泥土汗水凝结的堡垒,在山岚的映衬与照耀下,一种浑然天成的意味油然而生,所散发的却不仅是青葱岁月的世事沧桑,而那更多的,我想是经过了腔腔热血与涔涔汗水的洗礼吧。经过一阵阵酸痛与坚持,我骄傲地站在自己所翻过的第三座烽火台上,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眺望这一整个世界。 

我记得,风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心跳,呼吸,没有任何枷锁,但也没有随心所欲,不张扬,不羞涩,所矛盾的感觉,却让我舒心。远方层峦叠嶂,千山一碧,增添我视觉的快感。记得一本书上曾只言:山与风的依存。这奇迹的一瞬,就是永不泯灭的岚。我猛然领悟了那乳水交融的魅力,幻想着化作与云缠绵的风,与雀嬉戏的岚,欢愉在那朗朗乾坤,默叹亮丽夏韵,折服古时劳动创造者出众的智慧与卓越的才能。 

故宫里那斑驳的红门黄瓦,在历史的记忆中添加了它沧海桑田的巨变, 更让我铭记了这血汗造就的辉煌。 

行走在苍老的金水桥上,脚底渗透着沉重的印记,古时的色彩又加重了些。天空中微微泛着小雨,氤氲也缓缓散开在眼前,又仿佛是从地上蒸发出来的。我们就这样行走在烟雾重重里,领略这古老的紫禁城,已故的皇宫。 

…… 

后知后觉,那晚我是在风情万种的江南水乡和龙头龙脉之所的京城的回忆里度过的。却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昨天,那淡淡荷香,溶溶月光……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