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才是快乐 --读《我们仨》有感
作者:朱安 时间:2021-07-05 09:18:26 我要投稿!
平淡才是快乐 --读《我们仨》有感
酷暑七月,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甚是平淡,却饱含着真挚的温暖。这本书讲述了一位老人阐述自己的家庭,尤为感动。《我们仨》,这是我读过的第二遍,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是一种回顾。
仔细读完,心里触动不止。从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到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每看几页都有令我感动或羡慕的地方。感动于钱钟书夫妇动荡时的互相扶持、互相依偎,女儿钱瑗的点滴孝心,羡慕于他们一家人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做学问过生活,有条不紊。既严谨又有乐趣。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知福的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与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或许可以归结为一篇。一篇杨绛女士做的关于她们一家人的梦。是寻梦、回忆梦,还是担忧梦、预言梦,梦里的寓所古栈道,像是相隔万里,梦里的路一深一浅,梦里的人知道自己仍在天地间,却不知这是梦境。或许心里明白,也寄望于这相聚的梦能千秋万载地做下去吧。
是的,若知离别在即,我怎舍得一觉醒来,梦里人影飞去。还不如把一个小梦拉成万里长城,送一程,道一声再见,又能再见一面。告别拉长,对有情人来说,是痛苦也是快乐。因此,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他从此消失不见。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杨绛女士对他们一家人的细细回忆。从她和钱钟书新婚去牛津求学,一直细述到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的相继去世。
这几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他们一家人过得平淡安稳,略有滋味。在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术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文革,他们能相互扶持。文革后,伴随着病痛的老年生活,他们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困难的境地,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图,而是去求得一颗自由闲适的心。
他们一家人的性格也比较朴实。钱钟书,生活上的憨厚与学术上的严谨;杨绛,自由温和,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女儿钱瑗,大胆聪颖,有孝心。这样温暖的一家人,怕是在那个年代也少有的吧。这种性格,我十分喜欢。
书里的彩页有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信札照片,还有钱瑗在病床上未能完成的《我们仨》。看着这些毫无华丽、朴素的令人动心的文字,让我恍然。
如杨绛女士在篇末所说的那段话:“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情节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了’。”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相聚得来还须散。难道这短短几年在世,真的就不需要去珍惜了吗?或许应该勿执我念,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不管前路是近是远,不管幸福是长是短。
有一个家,有事可以做。能看到最亲近的人安然生活着就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