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语文》读后感800字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读《七彩语文》有感

都说“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这话的确不假。寒假里我就读了许多课外书,其中《七彩语文》中的《麝牛抗战记》这则小故事使我犹如在黑暗中见到了一盏明灯,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战场永远是战士的世界。

《麝牛抗战记》描写的是一个夜晚发生在苔原上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搏杀。当夜来临,警觉的公牛听到狼的嘶叫,面对着杀戮和挑衅,是逃跑?还是战斗?因为有一群孩子——小牛的存在,逃跑是不可能了,看来免不了一场恶战。

牛群在公牛的带领下,冷静的思考后,决定要保护小牛,抵抗狼群。假如个别战斗肯定是很容易失败的,狼群一旦进攻就保护不了小牛,牛群只有联合作战,才有胜利的希望。于是它们摆了一个“圆圈阵”,利用它们祖先遗传下来的“角”的功夫来抵御狼群。狼群面对这样的阵势,张开血盆大口,疯狂的进攻牛群。而牛群一次次沉着的防御,齐心协力的给狼群痛击,使得狼群一次次的败下阵来。终于,天亮了,狼群们没有得逞,回到了狼窝,牛群胜利了,保护了小牛,也保护了牛群在苔原上的地位。

文章通过对这场战斗的记叙和描写,褒扬了麝牛整个群体勇于抗争,斗智斗勇,团结一心的精神。也用狼群由于缺少牛群那种智勇双全的默契而失败从侧面烘托狼牛群和谐。以此来说明一个问题:在你争我夺的世界,有一个真理“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应对挑战、有勇有谋、守住自己的阵地,这样才是最终的胜利者,正所谓“胜为王,败为寇”。

其实“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并不是无稽之谈,就文中是事例而言,狼群和牛群的对决,谁都有可能是胜利者,它们都不是单独作战,都是以“群”的形式出现,现在要考虑的就是谁更能坚持,有耐力,有毅力,有智谋,有勇气的问题了,其实归根结底也就是谁更能适应环境的问题。文章的结尾说:“天亮了,狼群回到了狼窝,麝牛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句话证明了狼群没有智勇双全的默契,不能适应白天的环境,最终的胜利属于“适者生存”的麝牛。

其实,读了《麝牛抗战记》这篇文章最大的感触是从文章的描述引射到现实中,这个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无论哪一个行业,哪一个阶层,甚至是植物,竞争必然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个很真实的例子,赤潮泛滥应该很多人都知道的吧。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鱼类与水藻的竞争。水藻一开始不过是一小片,一点也不起眼,与成群结队的鱼群相比,怎么足以构成威胁呢?然而,一开始的一小片水藻一旦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疯狂繁殖,隔离了水上水下的世界,鱼儿与水藻的较量开始了。鱼类因为适应不了水下缺氧的环境,大量死亡。这个故事也说明生物之间也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

有何况是充满竞争的人类社会呢。尤其是人生观,世界观未定型的同学们,更应该明白:社会是一个战场,战场永远是战士的世界。我们要有迎接挑战,适应环境的心态,让我们把“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而不断前进吧!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