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感动中国》有感800字

一个全身瘫痪的人还能为人民服务吗?能。这是优秀产党员,被誉为“当代保尔”的张海迪大姐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的回答。

今年暑假,我有幸读到了《感动中国之百佳人物》中有关张海迪的生平描述,这让我很受教育。

她从五岁起就全身瘫痪,脊椎动过四次大手术,脊椎板被切除了六块,从胸椎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可想而知,她是怎样忍受着巨大的痛苦,长期坚持自学,终于学会了日语、英语、德语和世界语四种文字的呢?是怎样翻译了十六万字的外交小说和资料的呢?又是怎样在1981年高考预选中取得436分的好成绩呢?这一个个问号无数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张海迪从没有上过一天学,喧嚣对于这个瘫痪病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她没有失望,他渴望学到知识,用知识和智慧为人民服务。由于它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在长期坚持自学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用自己的双肘架在轮椅上,支撑着身体,深受巨大的痛苦,以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习。

张海迪的学习路程与我们无异。她先从汉语拼音学起,慢慢学会了查字典、看书、写文章。《把一切献给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书她不止读了一遍。接着,她开始坚持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锦句,不到两年的时间,她读了上千册古今中外的名著,写满了两大捆日记本。她在通往知识顶峰的征程上迈出了光辉灿烂的一步。读到这,我的内心深受震撼,一个全身瘫痪的人都那么热爱学习,而我一个四肢齐全的人,有时却把学习当成一个沉重的“包袱”。作业多了,便马马虎虎地昨晚了事。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和张海迪大姐姐相比呢?想到这儿,我感到十分惭愧。

“使大多数人成为幸福的人,她自己也幸福,我愿做这样的人”张海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年来,她刻苦钻研了《人体解剖学》、《内科学》、《针灸学》等,她累计给群众治病一万多次,使许多人恢复了健康。张海迪为什么要这么刻苦努力呢?是因为她希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幸福之花为勇士而开。谁愿意为大多数人的幸福洒尽幸福,谁就最有资格享受党和人民所给的荣誉。今后我一定要向张海迪学习,学习她那刻苦学习的精神、无私奉献的品质,争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