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两块钱》读后感800字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救命的两块钱》,这本书主要围绕“节俭”二字来写,讲得是五年级的甄老师发现同学们有浪费和不懂得节俭的坏习惯,便利用课堂时间告诉同学们由小钱积大钱的道理,并且教同学们用记账和节省开支等不同方法养成节俭的好习惯。甄老师还列举名人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要同学们要物尽其用,不要盲目花钱,不追逐名牌和流行物品,懂得节俭和吝啬的区别。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记不记账关系大”和“省与不省之间”这两篇故事。我们先来看其中一篇“记不记账关系大”吧。这一篇的故事和记账有关,说得是老师给了500元的经费,让五位班干部去购买需要的材料:彩纸、毛笔、剪刀……,用来布置教室,其中一位班干部怕老师给的经费不够,坚持将一笔一笔账记下来,而另一位班干部却不以为然,胡乱买东西,导致后来经费不够,最后老师用记账计算帮两位班干部解决问题的故事,老师先在黑板上列举了需要购买的材料,让大家看看有哪些是当前没有且必需购买的,哪些是之前买过还可以旧物利用的(那这笔钱就可以省下来了),经过老师的梳理,加起来一共需要499元,比预算经费还省了1元,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记不记账关系真的很大。

我们再来看下一篇故事“省与不省之间”。说得是一位同学有个好习惯,每次擦手用过的纸巾不丢,用来把桌子或者鞋子上的污渍擦一擦;香皂快用完的时候就把小块香皂粘到新香皂上继续使用,他这种节省的习惯让老师很是称赞,却被同学们嫌弃,于是省与不省的“大战”就此展开,老师倡导同学向他学习,并让两个同学做实验,试一试如果坚持一星期可以节省多少纸巾,果然之前一个星期需要三包纸巾的同学只用了一包,假如一包纸巾是1元,三包就是3元,这个同学一个星期就省了2元呢。大家想想,一个星期省2元,那一个月,一年呢,积少成多,小钱就变大钱了,这就是省与不省的区别!

这就是我读《救命的两块钱》的感想,你也快来读一读,做一位省钱小能手吧!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