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无涯,书为马》读后感800字
作者:安朱丽 时间:2021-10-11 09:18:06 我要投稿!
学 会 感 动
——读《知无涯,书为马》所感
捧读曹文轩先生的《学会感动》艺术,从头至尾,一抹淡淡的感动萦绕于心。恍惚间,似来自原始山野的清风轻抚面颊,如梦如幻。当我读到《知无涯,书为马》这一通讯时,我悄悄地再心底留存了一个梦——愿所有的人懂得天下最美的气质——莫过于书卷气。
再曹文轩先生的笔下,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往往是追、赶、跑,文学的经典却是沉重的,因此便赶不上怀揣小报的“身轻如燕”者,耳边总是萦绕着日新月异的流行语,现代人的心理状态通常是忙、盲、茫,文学的经典却是安谧的,因此便抵不过说唱的噪杂。在我看来,是这品味文学的经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眺,姿势可以拉长视线,看得透彻!
循着古人的来路,我看到了杜工部“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唤,这是忧国忧民的呐喊,是杜甫心中最大的梦想。收回目光,我看到了鲁迅先生仰望星空的感叹:“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先生“用笔救国”的梦想,他纵然对现实失望,但没有绝望,彷徨中的呐喊唤起了中国人的奋起和努力.......
如此,文学的经典岂能无视?
追溯着世界的历史看,我看到了屈原义赴汩罗,叹君王昏庸,小人得志,污浊遍野,于是衣荷叶、插蕙草,跳入滚滚江水,超脱于尘俗污垢之外,永留一段芬芳。这是忠贤之臣对君王的以死报效,此壮举如笔直的巨椽立于天地间,也永驻万民心中,虽经历风雨,却从未剥蚀。收回目光,我看到了苏武别离妻子,身负故国的误解、蛮夷的压迫,拒绝高官厚禄,独守清贫寂苦,如一张弯弓,曲了一辈子,思白了发,愁驼了背,终回故里,了却了他矢志报国的吃丹之心。
如此,文学的经典岂能放弃?
文学就是凝聚优秀思想的磁石,迁移了文人的身躯,也迁移了他们的人格。后人们因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记住了一座寺;因为“罗池橘香”而记住了一座城.......
如此,文学的经典岂能抹杀?
时至今日,我们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虽然不再饱受战争之痛,虽然不再又刻骨铭心的亡国之恨,然而着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毫无顾虑地享受物质生活,“大腹便便”地将文学弃之千里。文学不是“高雅”的代名词,华灯初上之时,手捧香茗,在幸福温饱中品味唐诗宋词的字字珠玑,岂不乐哉?
试着品味文学的经典,就可以追随金庸笔下的刀光剑影纵横驰骋于险恶江湖;或是跟从徐志摩尽情领略风吹雨打之乱世情缘;抑或是追溯千年,细细品味屈子报国无门的苍凉悲楚。时而“老夫聊天少年狂”,时而“八千里路云和月”.......此时此刻,我忽略众人的口味,回避人前的目光,淡忘世俗的伤害,沉醉于文学。我很庆幸,是曹文轩先生用真实的笔触写出感动,让我懂得了感动,同时我也拥有了文学寄予我的悠然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