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古文》读后感800字
作者:王晨然 时间:2022-08-14 08:48:04 我要投稿!
读《会说话的古文》有感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暑假,我看完了这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会说话的古文》。这本书里的学问都是我们熟悉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只是它们的真实意思在历史变迁中被误解了。与我们“擦肩而过”的知识究竟是什么呢?这本书就告诉我们了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作家张之路先生,他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国际林格伦奖提名,文学作品《霹雳贝贝》、《被委屈的汉字》等作品也曾获中国图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同学们还记得他写的《在牛肚子里旅行》吗?是的,这篇收录在我们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描写得生动有趣、惟妙惟肖。我正是因为这篇文章,才特别地想去了解这个作家,就看了《会说话的古文》这本书。
这本书里的故事十分有趣,《静夜思》这首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其中有一句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刚读完,我的问题就随之而来,我在想这首诗没问题呀!意思不就是,明月的光辉晒在床前,好像地上泛起的一层霜吗?可听完作者的解释我就明白了,这个“床”不是睡觉的那个床,而是井上围栏的意思。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所以诗人置身于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怎么样?是不是很意外?
还有杜甫先生写的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一句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我们的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是豪门的酒肉都臭了,路边却还有被冻死的人。但这句诗中的“臭”却被大家误解了,它并不是食物太多后吃不完腐烂发臭的意思,它还有一种读音是xiù,意思是发出香味。所以这句诗的真正意思是:达官贵族家中的酒、肉发出诱人的香味,而路边却还有被冻死的人。可见望文生义有时候是行不通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那两句抒情而豪迈的诗句,让许多人仰慕传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字面意思看,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只洁白的大鸟飞翔在就要消失的晚霞中......但其实这里的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零散的飞蛾。为什么会这么说?原来宋代吴曾在《能改斋漫录:卷十五方物》的“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原来,当时的南昌地区,八九月间,田野里活动者一种飞蛾,数量极多,在江上飞舞时,纷纷坠落水中,引得江鱼群游争食。当地人管这种飞蛾叫做“霞蛾”,简称为“霞”。“霞蛾”纷坠如雨,也引得野鸭也就是“鹜”游来争食,于是便出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奇异场景和壮观画面。原来王勃是要用飞蛾配孤鹜,动物配动物啊!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指一种飞蛾。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孤鹜的鹜其实是云霞的雾,是由于读音相同而被误写的。因为,落霞、秋水、长天等都是自然景观,突然冒出动物孤鹜,不那么对仗。你看,第一种说法是动物配动物,第二种说法就是景物配景物了。有时候,诗句没有经过严谨专业的解读,靠猜可是猜不出来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本书把被误解的诗词、古文以幽默的笔调,为它们调解了委屈和误会,让我们大开眼界。多一些看问题的角度,换一种看问题的方式,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会说话的古文》这本有趣的书,它让我在平凡中看到惊讶,在普通中看到神奇。如果你很有兴趣,你也可以看一看哦。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