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800字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08-17 17:20:34 我要投稿!
【第1篇】
平静而美好的边城
——读《边城》有感
“那个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这是这本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以二三十年代的恬静生活为背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意境优美,诗一般的韵味。
平静的生活,让平凡的人生更美丽
文中看似讲述翠翠的故事,但实则全文在讲述一个平凡而美丽的人生。边城虽小,却和谐美好,是安静的美。翠翠与她的祖父也世代划船为生,从不收任何东西,带着一份善心过着平静的生活,没有热烈而紧张的爱情,仿佛这只不过是宁静的山歌中的伴奏,只是诗意的吟唱。生活中,我们不也正缺少这种平静吗?少一些攀比,少一些焦躁,除去多余的杂念,平静的生活不是更能体现人生的美吗?
等待的希望,等待的人生
在边城平静的生活中,亲人的离去,不过是落泪的一天;他人的离开,不过是孤独的等待。看似一切都在孤独破碎的忧伤中,但也许这是最后等待中想象的美好。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既是等待的希望,又是等待中的人生。一切都笼罩在朴实的边城中,把她灵魂轻轻摇晃在山歌中。。。也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边城吧,都感受过失去的痛苦,也有着那个期盼的“明天”,它或许是不久关乎前途的考试,它或许是心仪已久的礼物,也或许是期盼已久的旅行。生活中,有了等待,也就有了希望。
在坚守中体会永恒的美好
漫长而平凡的人生中,总有一些人,用坚守让我们看到了永恒的美。
白节山的灯塔,是五代人百年的坚守。他们熬过了无边无际的孤独,用三位亲人的生命,坚守着小岛,依然亮着的是那座永恒的灯塔;边疆的值守战士们,更是用青春和生命为我们坚守着国土,那漫长的黑夜,是多少父母和爱人的等待啊;灾难面前,总有一些身影坚守在第一线,他们是绿色的光,白色的光更是红色的光,给我们的等待带来希望,更是永恒的力量。
让我们在《边城》中重温世界永恒的生命力和美好,学会平静的生活,体会等待,更能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平凡中去感悟人生,体会永恒的美好。
【第2篇】
守一方边城 , 了一世心安
我究竟要身往何处,才能偶遇那样的一方水土,我究竟要历经何种,才能体会那样一方风情。 ——题记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通过描写乡土气息人文风貌,展现了湘西的淳朴民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内心深处美的追求。风格纯粹生动,却带有自然孕育的恬静,让人仿佛置身于桃花源中,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读罢沈从文先生笔下著名的《边城》,我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喧嚣街道,此时内心体会不如往日难以平静,却是似涓涓随风的尺素,思绪更是飘远。
拨开氤氲炊烟笼罩的结界,你便是置身于青石铺就的长街,往来行人踏过清晨白露又消失在烟火中。看这座城,闭上双眼呼吸这处宁静,一方水土的温情似薄雾晕开来。不似儿时街角的喧嚣,不似车水马龙的急促。这是一座闻着风可以做一个梦的城,它是湘西的“茶峒”。
如今快节奏高压的生活,让人很难不向往日落月升,乡村黄昏,点一盏明灯,泡一壶黄金茶,共论一段人间佳话,而在茶峒,不只是环境悠然让人沉醉,淳朴的人文关系也让人向往安心。
《边城》主人公翠翠是个善良可爱的小姑娘,她和爷爷一起渡船相依为命,爷爷总是首先考虑到翠翠的感受和未来,他怕自己成为累赘,他怕自己有一天不在,街坊邻居终究是客,翠翠照顾不好自己。爷爷会想着让翠翠有个好归宿却又不会刻意勉强她,这份无言的庇护却也终究不会陪伴翠翠一生,她还是要自己面对自己的人生。翠翠与二老是一见钟情,尽管不能久伴在侧,尽管往后种种于情是悲,他们终究是在年少懵懂时有过一段很美好的时光,大老虽是对翠翠情根深种,却没有因爱生妒,或许他又嫌岁月冗长,诸多不得已,便先行离去。我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在最后一根稻草那击垮,爷爷在一次暴风雨后死去,只剩翠翠伶仃一人,每天只能形影相伴,也唯有哀思如潮,记忆成殇。
我站在楼上向下看风景却还是看不清往来人群,就好像我以上帝视角看《边城》却还是难以说清这一方水土人情。我会为这样的悲情而难过,我会为这样的不得已而惋惜,却是这样的故事才是让我感到真实到至极,如果有机会万万不想错过这样的边城。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翠翠或许就是这座城的化身,从恋上了那个在梦中能够用歌声将她带到很远地方的人儿开始,她便选择了不言,虽然内心起伏不定,表面却始终如一。这座城也是这样,是你内心深处的写照,是你难以言喻的心安。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边城,那是万里挑一的孤独匣子。它安放着静谧,温情和爱。而我们,也在默默打开它,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一座城,为人处世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温柔耐心的对待他人,用自己所能温暖他人。你在与不在,你心中的边城就在那里,依旧完好,一如你的初心。在此处,不论结果,但求无愧于心。
【第3篇】
读《边城》有感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作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写出了湘西边地的特色。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表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这本书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质朴的边远小城里。生活着这样一个有趣的家庭,靠摆渡为生的老船夫和孙女翠翠,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傩送,从此心中埋下朦胧的少女情怀。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翠翠,于是他便托人向老船夫求亲。兄弟俩人都喜欢翠翠。他们约定唱歌求婚,让翠翠来做这个选择。后来,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于是决定外出闯滩,结果没有想到遇到意外而死了。傩送觉得自己很愧疚。然后抛下翠翠,独自离开。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回来。
然而在未知的生命里,每个转变都充满着变数,你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就好似那属于翠翠的爱情,最后还是在襁褓中夭折了,不知道这是上天对纯真的她开的一玩笑,还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在平静的后面,暴风雨来的是如此的猛烈,全不顾一个柔弱的女孩子是否能承受——外公在一次暴风雨后死去,剩下她孤独一人,每天只能形影相伴;跟着是伴侣的出走,只留给翠翠漫长而又无期的等待,思念。翠翠只有苦苦的思念,苦苦的幻想:在晨曦暖和的渡头,一切弥漫的雾气皆以散去,远去的某只船只,是他归来的标志,蹦跳,挥手,落泪,知道紧紧相拥……然而她每次等到的都是过客,不是归人,还有的就是黯然的落泪,伤感地低泣……对于自己的幸福,翠翠也同样选择了等待,选择了让命运来决定一切,翠翠喜欢傩送,但这种爱并不外化为强烈的行为,而表现为朦胧的、隐秘的内心波动。她听着外公吹芦管,梦见了象征爱情的虎耳草,充满了对爱情的憧憬,不禁心都被软了。等待永远都是漫长的,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等待的结果也并一定会是你想要的,时间会把一切带走,却还是会留下一些痕迹,一些回忆,或许时间会改变些什么,但是我想真正的爱情是永恒的。
沈先生的行文极为优美而流畅,如潺潺流水一般,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沈先生能够深入的探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刻画出人物的心理。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这个故事中。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在细读下来更像是一幅画,是风景图,是生活图。沈先生的文章读起来很惬意,让人醉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