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450字五年级

秉承大义 ,惩恶扬善

北宋徽宗时期,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我国北方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英雄的故事开始流传出去。元末明初,施耐庵将他们的故事整理成册,成就了这部伟大的作品——《水浒传》。

《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我最喜欢书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炎炎夏日,酷热难耐,杨志这一行人要赶在太师的生日之前,将“生辰纲”送往东京。一路上,军卒口渴难耐,见有卖酒的商家,便想买酒,但杨志阻之。见贩枣的商人已买了一桶,且每桶都舀了一瓢饮之,并无大碍,杨志便答应买一桶供众人解渴,但他却不知智多星吴用已将蒙汗药混入酒中,于是众人皆倒,“生辰纲”也没了,杨志最终聚义梁山。靠武力征服了别人,很难使人心愿诚服,所以要靠智谋才能使人心甘情愿。

读了这本书,我的脑海中一直有“忠”和“义”二字。梁山的108好汉,他们既可以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只是为了心中的“义”;他们也可以为劳苦百姓除暴安良、出生入死,是为了心中的“忠”。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完美地阐述了“忠义”二字。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也少不了“忠义之士”。在我众多的朋友中,苏鑫就是有这样的人,他十分讲义气。记得一次放学途中,我和一名流里流气的社会青年发生了冲突,那个青年对我大打出手。苏鑫看见了,奋不顾身地冲上前保护我,他的衣服被撕破了,鼻子都被打出了血。我知道这种行为不可取,但可以看出他和我的兄弟情谊非常重。

读完《水浒传》,我的脑海里不时浮现那些波澜壮阔的战斗场景,这些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身上美好的品质让我心驰神往。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