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那边观后感6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4-07 21:31:54 我要投稿!
【第6篇】
我来自农村,家里也不景气,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都有经历。但在上周日看了<
在这部电影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下乡支教的志愿者,尤其去较落后的山区。更应该有更多的爱心,责任心,耐心,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地信念和奉献精神的人。
我自己对这部电影<
然而,在看这部电影时,我不仅仅关注这农村教育的艰苦;我更关注的是大学生在短短的支教期间,能给农村孩子带去什么?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大学生能给孩子们带去了新的希望,带去了新的文化知识,包括思考,思维方式。
说实话,刚开始看时,我对许晓萌的做法有点不满。她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罗老师的苦衷,竭尽全力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甚至对罗老师有口舌之争,对当地村长的不礼。我认为这不应是一个志愿者所为,至少不是一个合格的志愿者。
所以,我认为我们这次下乡,无论做何事,首先要弄清楚情况才能去实施,而不顾他人的感受,而要接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作决定。否则,我们不仅不能帮助他们,相反会给他们带来伤害和不良后果。
然而,在剧尾,许晓萌听到罗老师因公殉职后,毅然回到那所她曾支教的农村小学继续支教。她的这一举动,不得不让我对她投去所有的敬意,没有不为之而感动。不得不对自己说,她是一名了不起,真真正正,合格的志愿者,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农村支教。
【第7篇】
12月12日那天我们四个支教队的队员及其他人在外阶一看了队员《天那边》,电影情节及剧中罗吉伟老师,许小萌老师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我。
电影中最闪亮的角色:许小萌老师。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与男友来到水葫芦乡水葫芦村水葫芦小学支教。她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理想的人。不甘天天都是听课,天天都是给孩子们上副科。不顾村长与罗老师的极力阻碍,在男友的帮助下,终于给孩子们上了课。她上课教学方式新颖,发音标准,生动有趣。用巧克力做鼓励,让孩子们先洗手再吃饭,组织孩子们郊游,唱歌,跳舞等。当听到小葫芦问不健康的问题时,她不是责骂孩子,而是去弄清它发生的原因,并让罗老师不再用这种纸封本子。
她深爱着男友,但却很理智。不支持男友为吃肉去抓鸡。当男友劝她放弃时,她能把自己的梦想放在首位并坚持。当男友终于放弃而选则逃离时,她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使这已牺牲了她的爱情。当去赎春秀需要3000块时,她没有犹豫,开了支票,马上去银行转账。从这里我看到了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而剧中最让我感到的事无疑是当她听到罗老师因上山背泥建学校而死的时候,她居然选择回到那个贫穷的学校给孩子们上课--------
剧中的罗老师是一个无比伟大的人。他有着当军人的梦想,一个人管理着一个学校,一个人教孩子们小学,初中,高中。对孩子们很亲切。给孩子们画“王”,省着鸡蛋给孩子们换作业本,亲自上山背泥建学校。春秀父亲的死虽然不是他直接造成的,但他却一直对春秀很负责。他很关心人,许老师休克的时候,他寸步不离的守着,当许老师走的时候,他记得给她摘李子------这样的一个形象无疑是当受世人景仰的。
里面的小根子因家庭原因很内向,不说话。许老师去深入的了解,之前许老师不知道情况时允许春秀去打工,支持这个18岁的女孩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看到小葫芦这么小的孩子问不健康的问题,她不责骂,而是站在一个关切的角度------这一幕幕时不时的浮现在我眼前-------
当知道这个村里所以大小不一的孩子全由一个老师教育,当看到孩子们欢迎老师时带牛带猪的样子,当江可可拿着手机到处找不着信号,当看到村民对信号,电视一脸茫然,当江可可受不了天天吃素而去抓鸡时,我不禁低下了自己的头。我们无疑是幸福的,却抱怨每月话费不够,抱怨每天伙食不好,抱怨生活费总是赤字------跟他们相比我们就是活在天堂里。贫穷不是他们的错,但生在福中不知福却是我们的错。值得批评的是罗老师与村长因害怕支教老师走后学生不好管教,一再隐瞒,一再阻止许老师上课,怕带给孩子们新鲜的东西。我认为,这个做法是错误的。
剧中另一个层面:爱情。江可可为讨许小萌欢心答应与她下乡支教,却三分钟热情。为吃肉抓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的鸡,为钓虾掉水里害许老师冤枉罗老师,鄙夷村里不知道信号,电视。一直劝许老师离开,最后放弃了支教,放弃了这段爱情。这是对许小萌形象的一个反忖,也让我们知道她对山区孩子的爱,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里面很多东西对我们这次下乡也很有借鉴意义:许老师的上课方法,组织孩子们郊游,关心,爱护学生。与他们交流,进一步了解他们------
总之,这是一部让人难忘,让人深思的片子!
【第8篇】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淳朴的的人们,没有看到如此触动人心的电影。许晓萌一心致力于她的理想,刚刚大学毕业就来到了远离城市喧嚣,天的那边一个名叫水咕噜小学的地方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志愿支教;而从从小就没吃过苦的江可可则是为了他的“爱情”当志愿者。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给让我觉得真实、质朴,充满了诙谐幽默。村长和罗老师的勤劳朴实善良;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活泼;许老师的真诚坚毅与责任感。每一处都让我感动,也让我觉得心痛,替那些孩子们心痛。正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水咕噜村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无边的贫穷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但孩子们依然很快乐,像自由飞翔的小鸟,调皮的小葫芦,不爱说话的小根子,不吃巧克力的的春秀……支教生活很艰苦,常常吃不到肉,住宿条件不好,电压不好,打电话也没有信号。这些无边的贫穷赶走了江可可,却给他们留下了许晓萌。
许晓萌来了,带来了她的爱心,带来了先进的教育,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可是倔强的罗老师却不让他给孩子们上主课。观看这部影片时,一直不明白罗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随着剧情的发展,我才明白,不是罗老师不信任许晓萌,而是她能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和知识都太短暂,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孩子们需要的不是三个月的志愿者,而是能带他们一直走出大山的老师。
三个月的确很短,许晓萌才刚融入这座大山,她就要走了,毕竟,她不属于这里。在许晓萌离开水咕噜村的那天,她和孩子们一句话都没有说,而是用泪水诠释了对彼此的依依不舍。孩子们是那么不舍得许老师,也许他们知道许老师不可能永远的陪她们走下去,他们却似乎在期待着什么。看到这个场景时,我无法不被他们的泪水感动,仿佛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这山清水秀的地方改变了许晓萌很多,恋人江可可因为忍受不了贫瘠离开水咕噜村的举动曾给了她很大的打击,也使她成熟了许多,她毅然决定坚持完三个月,她也做到了。罗老师和孩子们都在逐渐地影响着她,改变着她。我想,此时许晓萌内心一定在挣扎,或许她该留下来,但她还是选择了暂时的离开。许晓萌回到了城市,继续她的教育事业。直到她听村长说到罗老师为修教室上山背黄泥遇泥石流不幸逝去的消息时,她被震撼了。最终,许晓萌选择了继续她的志愿者之路,继续驻守在天那边的山村里。
她知道,天那边的大山和大山离得孩子们需要她。许晓萌的选择很让我佩服,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她的行为,不是每一个大学生志愿者都能做到的,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坚韧的毅力,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伟大。这才是真正的志愿者,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天的那边,有许许多多像水咕噜小学一样的可爱的孩子们,却没有多少像许晓萌这样的志愿者。天的那边,远离城市的繁华;大山的深处,需要像许晓萌这样的志愿者。我是多么的希望自己像许晓萌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爱心给需要的孩子们一片天,给他们无穷的希望,引导他们走出大山,走到天的另一边。
【第9篇】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需要感动,需要可以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感动。这一个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或缠绵悲恸,或诙谐幽默,或沉重苦涩……在经意或不经意间让我们瞬间感动,铭记一生。
《天那边》带我们走进一个清晰、宁静的世界。在哪里没有时间的争吵,没有利益的冲击,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有的只是一群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一片片炊烟袅袅的净土,一张张真诚朴实的笑脸。满腔热忱的青年志愿者许老师和白老师来到了这个偏僻的水咕噜小学,尽管当地的罗老师百般阻挠,许老师仍然执著的开始进行她的教学实验。影片以诙谐幽默的叙事手法使人笑声不断,这个仅由18人组成的班级乃至整个小学都开始了一段新鲜旅程,新来的老师改变了这里的小孩子,同时她自己也被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所打动。我们看到的似乎不只是一个许老师,在许多偏僻的小镇留下的是志愿者们辛勤的身影。影片的最后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感动和欣慰,这个志愿者最终选择留在那片寂静的土地奉献出她的青春和生命。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尽管我们没有实力和物质去帮助千千万万的贫穷孩子,但是我们仍然有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心。这次的黔西之行就是希望将我们的关心和爱带给那些需要温暖的孩子,希望之光同样会以一颗真诚的心带去我们的关怀。
当年少轻狂的我们渐渐成熟,远离不可一世的张狂自我的时候,再回首,发现曾经的脚步是如此的凌乱。一路上,我们丢弃了许多,错过了许多。于是,我们品到了一丝苦涩的味道,我们的心灵也因此而怀念和感动。
生命中的确会经历许多苦难和悲痛,沉重得令人难以承受,但只需尚存有爱,珍视生命,热爱生命。那么经历苦难而又坦然自若地活着,本来就是一种崇高!像影片中许老师那样执著地奉献着,是何等的伟大与崇高,原来我们只要轻轻一笑,也会使世界变得美好。
世界上只有那么一种花会永远充满着生命力,只要有阳光,就会有微笑,笑对生活,笑对人生,笑对一切的困境……“希望之光”就是这么一簇微笑的向日葵。
【第10篇】
可能是因为专业的原因吧,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电影,但是感触却很深。
除过专业方面的影评,很少会很主观的去评论一部电影。
其实算不上是评论。
这部影片给我的感受,除了感动之外,或许还有一丝讽刺在其中。再有两个月我也即将成为支教的志愿者之一了,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也是将自己置身其中,也在想象着自己支教的生活。
当我决定去支教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很不能理解,都说那里的条件很辛苦,而且一个人千里迢迢跑到农村去支教,我究竟图的是什么。其实这些问题,我也问过自己,我所做的这些是为什么?
第一次接触支教是在支教吧的信息中,当我看到很多人都积极地去参与这件事情,我的心有所触动,突然的一个想法,我也要去支教。
影片所展示的支教环境和生活条件很符合现实生活,或者说表现的比现实生活中还会好些。许晓萌和我们一样,一个大学生,满怀壮志前来支教,但是生活中的艰苦对于一个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很多都是新鲜的。
其实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觉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这也表现出我们支教的目的不只是去给孩子们传达文化知识,更多的还是全方面的知识,生活中的。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孩子们对于饭前不洗手有很多的“道理”可讲,这都是传统的思想所传达的信息。现当代的教育模式都应该是人人平等,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因为生活的环境致使他们不重视生活中的卫生。我们作为支教的志愿者,在去支教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不知身心理上,还有身体上,以及决定我们在支教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
支教的条件是艰苦的,没网络,还有天气,饮食,一切都和在家里都不一样,对于很多从小生活家优越的条件中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考验,这是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虽然自己不是这大山中的一员,时间短暂,但是对于这些学要更多知识的孩子们来说,作为一个志愿者,这些都已经不是自己考虑的范围。
许晓萌和江可可其实就已经是支教志愿者的代表。一个是坚持,一个只是由三分钟的热度,最后离开。当我们觉得做志愿者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一切不愿,我们都应该收回。影片中的罗老师,起初只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没有当成兵而成为了这所小学的唯一的一个老师,他一直被刘晓萌误会,但是自己却没有任何怨言,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知道自己牺牲。
许晓萌终归是不属于这里,回到城市找到了一份条件不错的学校教书,但是当她知道罗老师为修学校而牺牲的时候。她又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回到这里,继续了罗老师的工作。
最后记者给他们拍合照的时候,这个画面给了我很大的视觉冲击,一个空凳子上放着野花,这表现出这些孩子们对罗老师的思念。支教不只是一个教授课程的生活。之前又看到过一个新闻,一对未结婚的情侣为支教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支教的生活不只是艰苦的条件,随时也会有危险,奉献的也不只是青春,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在山那边是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在云那端是支教志愿者的微笑和奉献。我即将启程,许晓萌和罗老师会给我的支教生活带来更多的感触,我明白了我应该做什么,应该给他们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