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观后感500字

【第1篇】

上节课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了《国情备忘录》资源扫描这部纪念片,可谓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用“地大物博”来形容中国的富饶。的确,如果单纯从数量和种类上来看,我国的各种资源如煤炭储量,石油储量,天然气探明储量,金属储量等等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然而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资源的品位较低。同时,我国还 面临着一个更加特殊的现状,那就是,再大的资源储量,用13亿做基数来除,都将是一个很小的结果。况且,中国在多种资源方面都是很大的进口国。如果不执行强有力措施的话,那么有可能就会费已经严重短缺的资源。

2005年,上海市政协委员沈思建议:应该尽快把“我国地大物博”这种描述退出中小学课本,强调人均的不足,提倡节约意识。

确实, 如果把地大物博和我们中国迅速推进的工业化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再来看我们的资源,就会发现,地大物博这个概念,它发生了变化。而如今,我国已经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像这样一个正行走在工业化道路上的大国,对能源资源的高需求不可避免。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资源的缺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又必须发展经济,我们正在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们13亿人口现在占了世界人口总量的20%,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的资源已经被这些发达国家消耗掉了60%。所以,大量地依赖进口资源来支撑我们中国完成工业化,这条路我们是走不通的。

2005年,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明文规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节约能源法》第四条再次明确:“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风能、太能、生物能等等,一个个新能源也加入到经济建设的能源大军行列之中。

千年前资治通鉴里那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箴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看过这部纪录片之后,我感受到了我们生机勃勃的发展中所饱含的艰辛和无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面向未来,踏着坚实的步伐,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求实进取、开拓创新,昂首走向美好的未来。

【第2篇】

观看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后,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震撼,祖国的日益强大使我由衷的感到骄傲,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使我有理由相信祖国的明天将是无比美好的。

《国情备忘录》让我们国民在无数的赞誉中清楚地看到辉煌的背后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直以来,我都有这样一个认识深深地印在脑海:“地大物博”。的确,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如果单纯从数量和种类上来看,我国的矿产资源并不少,仅矿产资源的种类就有176种。不管是资源总量还 是资源种类都居世界前列。2008年,我国的煤炭储量为3261.44亿吨,占全世界的11.09%,在世界上排名第3位。我国的石油储量为28.9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6%,排在第11位。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4049亿立方米,排在世界的第14位。我国的河川径流量为27000亿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名第6位。

即使这样,我国还 面临着一个更加特殊的现状,那就是,再大的资源储量,用13亿做基数来除,都将是一个很小的结果。我国的煤炭人均可采储量为98.94吨,是世界人均水平的53%。石油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天然气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我国的铜和铝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9。我国人均占有资源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资源品味较低等问题。如此有限的资源,目前却面临严重的开发过度,导致我国资源总量迅速下降,导致资源出现枯竭、短缺现象。

观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们目睹了祖国的生机勃勃,目睹了祖国的日益富强,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祖国的奇迹, 但是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一面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方面我们仍旧十分落后,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沧海桑田,大自然亿万年的地质运动,造就了今天经济发展离不开的各种资源,我们没有理由把后代的资源消耗殆尽。此时,我们不妨重一下,千年前资治通鉴里那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箴言吧。“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总之,《国情备忘录》使我对祖国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让我有理由相信祖国的明天是美好的.因此,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祖国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现实,每时每刻都要做好准备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篇】

中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曾经辉煌,也饱经风霜。如今,中国已经是有着13多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社会制度建立后,我国受苏联影响,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显然,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比较弱小的情况下我们能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政企职责不分,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权利过于集中。。。。。。这就造成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中央领导一直在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发展。1978年,我国的GDP总量只有2165亿美元,到2006年已达2.63亿万美元。至2008年,我们的经济总量突破了30万亿。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百年难遇的雪灾,512的大地震使我们痛心疾首,但我们仍然为世人展现了一个盛大的奥运会,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们的经济总量仍然再增长。我没有世界之最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我们能建华丽的景象奇观。我国的资源是丰富的。铁矿资源、石油资源、煤矿资源等等,都排在世界前列。这是令我们值得骄傲的,所以我们自已为的称自己“地大物博”,虽然我国的自然资源储量丰富,可是除以庞大的人口基数,却已经所剩无几了,我想这只能叫做“地大物薄”了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到处都可见垃圾,被污染的河水,被沙化的土地,一个个被开采过又被抛弃的大坑,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什么?难道我们没有尝到过自己种下的恶果吗?记得总理说过,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多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就只剩下少量了。在那些落后的地区,人们喝不上水,用不上电,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这些,也是中国的国情。

实际上,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滥用资源为代价的。有些资源已濒临枯竭。我们也有拯救措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是为什么我们要走西方国家的老路要先污染后治理呢?搞经济发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富裕,可是就可以盲目的发展而让人民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吗?这不是我们要的结果。所以,我们要真正落实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