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1000字
作者:未来悦 时间:2018-07-26 13:19:34 我要投稿!
【第1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几句话出自春秋时期的孔子及其弟子之手的流传千古的一本著作—《论语》。这本书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这本书是家喻户晓的,还被尊称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这本书中的道理被后人延用至今。孔子的学说也流传出中国,传播到国外。
谦 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别人的言行举止,必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无论你是多么学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万人敬仰的科学家,你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你可知《程门立雪》的故事,故事中的学生为了请教老师一些问题,在老师门外,冒着大雪,冷得哆嗦,依然等着,我们要虚心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名鼎鼎的皇帝唐太宗,他虚心接纳魏征的建议,居安思危,戒骄戒奢。没有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向下臣学习,而是向魏征学习。最后,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
读了孔子的言论,我知道了一个人无论是有多少成就,你都要虚心请教别人,做到谦虚为人,谦虚好学,这样,你才会有更大的成就。
反 省
《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坚持反省自己在为人,与朋友交往和复习知识等方面的做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得到升华。这是人有所成就的重点—坚持反省自己的行为。
《子张》篇中记载的,子夏所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这就是一个人修身的根本,不断反省,做得更好,不断升华自己!
孝 顺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言道:“百善孝为先。”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夫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君子专注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这就是‘仁’的基础!
子曰:“弟子,凡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你可听过《扇枕温衾》的事呢?东汉江夏安陆入黄香,他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在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父亲十分感动,邻居们都夸赞他孝顺。
传承中华美德,做好仁德之人。
仁 德
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仁德之道,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中,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这是孔子对“仁德”的理解。《论语》可谓是把“仁德”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啊!孔子正是做到了“仁德”,他的芳名才会流传千古。如何做好一个伟大的人—首先要做到“仁德”,“仁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仁”则为善、刚、毅、省……“德”则为谦、让、助……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所以,我们要做个仁德之人。
书中有许许多多的道理,久久回味,仔细咀嚼,像是亲自聆听了孔子的教导,品味《论语》,对话圣贤,“仁德”之道,显于其中。《论语》中的道理不仅指导着当前人们的行为,而且引领人们走向更文明的生活。它使我们终生受益。
【第2篇】
心中的太阳——读《论语》有感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告诉大家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也许我们会觉得,《论语》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显得呆板枯燥。但是,《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为什么孔子被称为圣人,正是因为他伟大的儒学思想。他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不需要繁复的词藻,简单就是真理。
《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与朋友交往,怎样孝顺父母,怎样尊师,怎样做人…… 其中的道理精华深奥无比。我不禁感叹于孔子的智慧,这些思想道理都发着光!连我们现在那么发达的社会都还需要它。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古人对《论语》如此的推崇与敬仰了!因为书中蕴含的道理实在太多,值得我在人生中细细体会。《论语》中对于“学”的阐述,更是让我难忘。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这是孔子对于勤奋学习的理解;“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地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学习去吗?答案是肯定的。为了学习,可以三个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还表现在他谦虚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是谦虚;“我不如老农”,这是事实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如同一轮明媚的太阳,照耀着我的心,让我有了明确的前行方向!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没有超群的智慧,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一代圣贤孔子能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包容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是我佩服的。我希望,我们——祖国的未来能静下新来,细细品读一些像《论语》一样的经典,这些是珍贵的宝藏!我们的生活需要这些永远不会过旧的文明来熏陶,我们的形象需要这些文明来塑造,我们的人生需要这些文明来引导!让我们热爱经典吧!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第3篇】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孔子和其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而成的,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金典之一。他是一部语录体。记录有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并且与《大学》 《中庸》 《孟子》 《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 并称“四书五经”。
其中有几句我觉得非常好。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句写的是孔子在孝道中理解。关于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孝道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古人孝敬父母。虽然经历几千年,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谐思想、仁者爱人的思想,对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孝道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成为有用之人,这样我们才能孝敬父母。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情。
《论语》中还有这么几句我喜欢的关于学习的句子和看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为文也。”从这几句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学习思想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以看出他一方面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同时他还觉得一边学习还要一边灵活的运用。学习时要不耻下问,只有这样才能摆正我们学习者对于学习的态度。虽然“有教无类”我们非常熟悉,但这在以前古代教育事业上算是一大突破。重这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告诉我们应该认识别人的长处,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这样才能快速学习到真理,也是最好的途径。孔子还有这样一个理论每个人并非一生下来就会很多东西,而是靠后天学习来得到的,所以孔子总结自己可以取得成就的原因和经验就在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借此他教育他的弟子努力勤奋。不会像别人一样天天不学无数。他的弟子每天除了读书就在孔子的严格要求下成长,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可以看出他对弟子的严格要求。所以我们也应该努力勤奋,严格要求自己。但每个学习的方法也应人而异,所以我们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学习方法,然后勤奋努力。
《论语》中还有关于政治的思想的句子“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论语》中的这几句话中写出只要粮食充足,军备冲足,人们就会信任统治者。国家就能存在,反之就会灭亡。没有粮食。所以没有人们的信任国家的不能安定。所以这告诉我们要社会稳定就要人们安居乐业,人们安居乐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会得到建设和发展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其身正”写出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自己就会行动起来;相反“其身不正”管理者自己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被管理者是不会服从的。所以我们应做个端正的人。
《论语》中还有“仁”的思想,其中有几句比较有名“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中说了要坐仁者,就应当学会关爱别人。我们做为仁者要有应的高尚品质。爱人,可以理解为友好的与周围的人共处。
所以我们也应该做个有“仁”思想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孔子学习他的观点理念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