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你,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说实话,我并不很看得懂,尤其是鲁迅先生的杂文,但这厚厚的一本书看下来,我仿佛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常在他的文章里说:“然而,我也并不是什么绅士之流。”这仿佛自嘲,又好像是对社会上那些所谓绅士的嘲讽。在我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有着真正君子品格的人。

人们说,鲁迅是伟大的战斗者,他有文字做成的、锋利的匕首与投枪。的确如此,无论是小说、随笔还是杂文,你总能读出一种直戳痛处讽刺,像一把冰凉的手术刀。鲁迅先生曾说:“讽刺作者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们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这句话让我感动,鲁迅先生的讽刺,确乎是出于失望与愤怒,但这背后,确实拯救人民精神的理想,是更加广大的爱。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里说:“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在他的眼中,此时的中国不过是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所有人都向往着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是深埋于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吗!鲁迅先生憎恶这时代,愤恨这时代,此情此景,岂不是像极了屈原的那句诗,“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怎样的孤独与无奈,逼得一个人要么毁灭,要么屈服,可鲁迅先生说不,他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个时代,他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有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的勇气。

在这条道路上,鲁迅先生遇见过太多的流血与牺牲,黑暗与不公。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他那篇《为了忘却的纪念》正是两年后为纪念这五位年轻的牺牲者所作,有一句不起眼的话

“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不知为什么,这句平平淡淡的叙述竟让我的眼眶酸酸的,那种恍惚的悲痛,平静却深刻。可你知道的,鲁迅先生又怎会拘于悲痛?这是为了忘却的纪念,要忘却的,是什么?是一味的悲痛。要纪念的,是什么?是烈士的精神!

其实吧,鲁迅先生也不是总写些”打打杀杀”的文章,我读过几篇鲁迅先生写给学生的演讲稿,他同学生们总显得有些亲切,他叫同学们多读书,解答学子的疑惑,呼吁学生们成为让中国文学发扬的泥土。如同睿智严厉却内心温和的前辈。

我记得,课本上有一首诗,写的特别好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看来这并不贴切,可我读到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湮没在茫茫人海,却有一颗站在高处的灵魂,看着黑暗的中国,看到贫困麻木的人民、懦弱无能的政府,自诩清高的伪君子们。可他始终相信,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终有一天会被他,以及和他一样的人唤醒。他相信中国始终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同他一样的战斗。他始终相信,中国尚有脊梁。

鲁迅先生又何尝不是中国的脊梁,何尝不是他笔下真正的猛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又把这句人人都写的俗套话搬了出来,可我觉得说得真好啊,说出了鲁迅先生战士的钢铁外表下,那颗充满爱与热情的温暖赤诚的心。他是文人,笔耕不缀;他是战士,战斗一生。可我觉得他更像追梦的赤子,为了自己的祖国啊,流尽了满腔热血,不曾后悔。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