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华》读书报告800字
作者:李小马 时间:2019-05-01 19:28:19 我要投稿!
【第1篇】
中华文化的长河------《寻觅中华》读书报告
繁华的街景渗透着璀璨的光辉,破败的残垣亦书写着恢弘的历史。我们只需要知道,中华民族有着美丽的基因,而文化的长河淙淙流淌,引领者我们去寻觅中华。
我们无从给文化的起源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它却看似与历史相辅相成,文化支撑着时代,时代连成了历史,而历史造就了文化。无论是大漠孤烟的铁胄兵戈,还是繁盛喧嚣间的琴棋书画,都浇灌出一朵生机勃勃的文化萌芽。而文化又影响着一代人的思想,扶持着君主的谋略,改变着时代,牵引起历史。文化可由 历史而展现,历史因文化而得以延续。
通过作者余秋雨在书中的介绍,我发现儒家文化贯穿于历史大潮的绝大部分。自其出现,人们的思想便找到了一个明确的追求。儒家照应了世人的思想,因为在一个思想如此活跃的时代,一个学说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加以传播,说明这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精华,使人豁然开朗,流传下来。孔子及其历代学生不断努力地壮大儒家文化,也令其后代懂得了思考。这种文化可以不完美,但它却展现着一代人的自由,承载的时代和谐多元化的社会风气,也成了中华文化长河中最自由、澄澈的一段,滋润着其所流经的历代人们的思想,反射出一种民族文化的光辉。
而本书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有关唐代文化的部分。文化的融合、诗歌的繁盛,已经成为这一时代很突出的特征。一个空前的盛世,可以很瑰丽壮阔,而它的文化却是在车水马龙背后流淌着的一股静馨的力量。佛教的融入使中华文化在刚毅中有了一种柔性之美。这种文明没有与之前的文明产生过激的冲撞,而是互溶于彼此,使文化有了两种不同风格的灿烂。一个人同时接受着两种文明的濡养。他的思想散漫却不失边际,规矩却不失自由。这是另一方面的唤醒,两种文化互相弥补,使一切看上去前卫而和谐。从此,文化又被滴入一抹优雅的随性的色彩。
唐诗是我最熟悉而又最期待的了。文人的笔墨总是有感情的,跟着现代文人的笔迹去探寻古代文化是级富趣味的。我很荣幸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李白,一位引字为文便是诗的文豪。他随性、自由,骑着马,达达的马蹄下浸满了他的浪漫气息。现在读起他的诗,不得不被那洒脱的文笔所折服。他把盛世美景记录,将自己的喜怒愁苦诉诸笔端。文字在他的笔下富有了灵气,大胆的排列,构成了一种旷达神秘之美。无需做作,只是真实。
中华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我期待,现代人也能有思考,为中华文化构建雄伟壮阔的未来。
【第2篇】
天佑中华
如果说让我的文章成为嚣嚣尘世的正宗,这个念头我没想过,也从不敢想。我只是想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印证心中的那句:读过,爱过,写过。
读《寻觅中华》,仿佛独自行走在岁月的长河中,从炎黄战蚩尤的激流险滩中逃脱;听到了古神话里的酸甜苦辣;目睹了王懿荣的苦痛煎熬;领略了大唐诗文的稍逊风骚;叹息过文化革命的流短诽长。这些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致于现在凭借脑中残留的文字,去问想那一幕幕跌跌撞撞,风霜雨月的画面,都会触目惊心,感叹万分。
因为读过,所以爱过 。
有时我在想,人生何尝不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五千年的缩影,从饥不裹腹的少年,到荆棘丛生的成年,到跌跌撞撞的中年,再到步履蹒跚的老年,人生冷暖饱尝过一路跌跌撞撞实现了他现有的辉煌。中华民族从小到大,中华文化由浅到深,五千年前谁能料到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大,这又使我联想到人生,“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我经常说“我爱中华”,我爱她什么?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不,这些都太显浅。我爱她的文化,不是盛世的点缀,而是黑夜的蜡烛。举个例子,这本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文化大革命,文化被摧残,文人被批判,他们顾不上高谈阔论,总是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 在人生艰难的道路上进行拼搏,首先要改变他们的生存条件,同时还要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但他们不会从此埋没,因为他们不会心甘情愿地就此沉沦。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文革留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不如说是中华人民意志的体现与文化的不朽。
文章中我们看到丰富多彩的生命和形形色色的人群,其中最令我动容和敬佩的是司马迁,被百般蹂躏地体无完肤之后,依然身残志坚。他没有因此患得患失,裹足不前,也没有消沉颓丧,迷失堕落,而是以一种重生的心态,一种坚强的意志力,用余生写下这一部宏伟著作,升华了自己,影响了后人。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为何青松被雪压而倒?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当往昔所有的误会与嘲笑再也不能打击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时,但往昔所有的不幸与负累再也不能动摇我们的人生观念时,当我们终能以一种微笑的姿态回顾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人生历程时,我们也许会感觉到:我们真正生活过——以一种脱俗的心态与激情。这些何尝不是中华民族潜在的内涵,以一种精神渗入每个华夏子孙的血液中,源远流长!
生命在前行中顿悟,岁月在积累中升华,沉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以文字的方式流淌在余秋雨的笔下,同时注入我们心中。
行走在岁月的旅途中,发现:天佑中华!
【第3篇】
探索着的文化——读《寻觅中华》有感
对文化的态度,决定着一个政治人物的基本品格。正事这般,忘不了秦始皇所做过的焚书坑儒,忘不了明太祖那对文字的苛刻,以至于大兴文字狱诋毁了中国灿烂的文化。文化,他就站在那儿,束手无策地,既有摧残,又有进取,但跟多的还是丰富的主调。
刚开始接触到这本书时,本以为是对中国历史的一再该书罢了,实则不然,尽管文字的内容像是在叙史,但又是一种如此轻松的表述,兴趣自然来了。慢慢地,我跟随着余秋雨先生寻觅起那不断探索着的文化来。
混乱割据过后,国家慢慢趋向统一,然后又是混战,接着统一,像是谱好的曲子,各诸侯国不约而同地一起奏响了这悲鸣曲。终于,令我着迷的唐朝在这曲子中诞生了!
唐朝,一个繁盛一时的朝代,它孕育了唐诗,涌现出李白,杜甫这类伟人,文化从这又开始高度发展。在谈唐朝之前,我不由得想起北魏来—比唐朝早出现230多年的一个国家。想到它自然是有原因的,北魏有着大唐的基因:
谈及一个国家自然先从领导人说起,孝文帝,鲜卑族,典型的游牧民族,在一番战斗后建立北魏,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接着就是巩固统治这项重大工程了,然而就在这,孝文帝却做了一项重大决定—实行汉化措施!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征服过一片土地,到头来还要顺从当地的形式,真是狼狈。不过,反过来想,游牧文明又怎么会使中原本土的文化丧迹呢?实行汉化必然是历史所趋。况且在孝文帝之前的道武帝也有过汉化的想法,但终敌不过群臣的愤怒,渐而渐之,道武帝变得精神分裂,甚至随手杀人!这般狼狈的死了,但他留下的思想却被孝文帝保留了,而且实现的完美。孝文帝承受住了这些压力,全国上上下下的舆论均当作耳边风,精神意志是多么的坚定!他的苦痛只有自己承受,以一人之痛换全国之福。这种精神着实令我敬佩。北魏就这样有了大唐的基因,将文化推向繁荣的关键一步。
唐诗是唐朝的标志。论起唐诗就得归功于科举制了,有了它唐诗才得以发展起来。从小我们就会被“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类的诗句。读不懂李白的洒脱,每每读他的诗,字句间都透露着一种思乡感。如此思乡,但不回乡有事为何呢?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是李白。照余秋雨先生的观点来看,李白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的确这般,印象中的李白总是被贬,皇帝也不过是把他身边即兴作诗罢了,这并不是李白想要的。也就这般,在大家眼中,李白好像就只会写写诗罢了,也就因这样变得陌生起来。至于杜甫,一个忧愁缠身的人,面对国家的分裂与百姓的灾难也只能默默作叹,安史之乱使得它他整个人都垮了,他变得更加忧愁了,只顾愁了。
诗人的思想总是独特,而朝廷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一直不理不睬,久之,繁盛慢慢走向灭亡,悄无声息地,没有阻拦地,走向灭亡。
文化像水,二领土像盘,当一个盘子被一块块分裂,水怎么还盛得住?之后便是五代十国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又被分割得不成样子。如此这般,文化的发展断断续续,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