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陵墓》读书笔记1500字
作者:川成 时间:2019-12-11 10:43:22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的陵墓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七个时期),每一个阶段的陵墓制度都是不同的,而且也未出现后人的陵墓制度总是优于前人的现象。因为这与纷繁复杂的古代历史是相对应的。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相对应的陵墓制。
发端起源阶段:(商至东周早期)殷墟商王陵为土坑竖井式结构,分为“亚”字型,“中”字型,“甲”字型三类。里面殉葬品丰富,还有人祭人殉现象。墓穴之上没有封土。总之,这一时期的墓葬制度仅仅是发端起源,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
初步形成时期(春秋晚期至秦代)从春秋晚期开始,中国的丧葬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有了清晰明确的序列。这一阶段陵墓发展的最大成果就是封土墓的出现。如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大墓,封土高7米,直径55米,墓主应该是吴国或楚国贵族。此阶段陵墓的集大成者当属陕西临潼附近的秦始皇陵。它经过历年的勘察探测,陵园及附属建筑的布局正在逐渐清晰。陵园周围也出现了大量兵马俑坑和为数众多的珍贵文物。
发展完善时期(两汉)汉代皇陵制度因袭秦代,有所减省也有所发展。西汉十一个皇帝,葬于渭水北岸咸阳原上的有九个。自西向东依次为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汉成帝延陵,汉平帝康陵,汉元帝渭陵,汉哀帝义陵,汉惠帝安陵,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另有汉文帝霸陵,汉宣帝杜陵在长安城东南。西汉皇陵多为大型土坑土椁墓,墓穴之上建有高大的封土堆,多为长方形覆斗状,一般高十二丈,汉武帝茂陵规模最大,高十四丈。汉文帝霸陵不起坟。东汉时期的皇陵制度在西汉基础上有所变化,陵园结构趋于简化,但是陵上祭祀活动和祭祀建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进而影响到后来的唐宋陵园结构。
衰微到逐步复兴时期(三国到隋代)曹魏的几位统治者为了确保身后的安宁,实行薄葬。不封不树,也不留下任何陵园建筑和祭祀场所。吴国和蜀国的记载不太详细,难以断定。南北朝时期的陵园制度有所恢复,陵园的地下建筑多为砖砌单石结构,但是地面陵园建筑明显增多。墓上多筑有封土,陵前还辟有很长的神道,到隋文帝的卜寿陵建于陕西扶风三畴原,名为“泰陵”,它以汉代皇陵制度为祖本,又兼有北朝诸皇帝陵墓之所长,陵墓制度至此向复杂完备发展。
高度发达时期(唐代)唐代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鼎盛时期,陵墓制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代帝王陵墓的建筑方式有两种:一是仿汉制封土为陵,如唐高祖献陵,唐敬宗庄陵,唐武宗端陵,唐僖宗靖陵,另一种是因山为陵,即在山腰间开洞穴,在洞穴内构筑墓室,这种做法开始于唐太宗营建昭陵。到高宗武后乾陵已基本成定制。唐陵规模宏大,帝后同陵同葬。在陵山或封土的周围建有气度恢弘的陵园,陵山位于皇陵皇城内部正中,它的南面为献殿。
停滞阶段(五代到元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发展再度趋向没落,诸王朝陵墓建造多承唐制,但规模远逊之。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处于徘徊时期。其中北宋时期的皇陵最有代表性,北宋皇陵比汉唐简易 ,皇帝生前不再预营陵墓,陵墓规模也比较小。北宋皇陵陵园的基本建制是:中央为封土陵台,其下为玄堂地宫。陵台南为献殿。献殿周围环以陵宫城墙,四周辟门。南门外为主神道,夹列石像生。陵宫北面偏西为下宫寝殿。
集大成时期(明清)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在明朝初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明朝建国后,明太祖对于前代的陵墓制度因革损益,创建了全新的陵墓规制。清代自太祖太宗建国,共十一世,十二帝。除废帝溥仪外,其余十一个皇帝分别葬于5处,分别在辽宁新宾,沈阳和河北遵化,易县。清代皇陵与明代皇陵大同小异。(自入关后)还借鉴了明朝以前的的一些做法,它们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