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根”百世遗芳

提起中国人,好像就总是避不开我们骨子里的那份“文化基因”——会想起孔夫子,会想起那用来与先贤对话的文言,亦会想起古代诗画中传神的意境。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由中国智慧凝聚而成的中国文化,早已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诚然,相比于今日高度的科技化和便捷的国际沟通,古人认知世界有着视野局限,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情感的探索,对以世界为对象的政治思考,以及对“心兼天下”的华夏气度的涵养。若妄图用一颗浮躁的心去领会中国文化的奥秘,则最终也只能窥其表面,而若要淬炼出那“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化精髓,我们则必要静心地去寻找中国文化之“根”。既然说中国文化从一颗小小的种子,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浇灌,在如今已生为了一棵足够亿万国人依靠的“文化自信”之树,那么其“根”的定义也就显而易见了:它就是百年未改,千年未失的中国文化起源。

回溯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可以凭借其对后世的影响毫无疑问的被奉为中国文化之“根”。儒家提倡的“仁”、“礼”、“德治”;老庄之学崇尚自然;法家推行的严刑峻法;墨家主张的实践精神......此上无一不是中国思想文化进步的先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孔子向鲁国的著名乐师师襄子学习弹琴。孔子一连十天练习同一首音律仍然没有要求开始学习新的乐谱曲子,这让师襄感到十分不解。孔子向他解释道;“我虽然熟悉了弹琴的形式,却还没有感受这首曲子作者的思想,所以没有开始学习新的曲子。”又过了段时日,孔子才恍然大悟地说:“雄姿英发,帝王之相。这只能是周文王的乐曲吧。”师襄子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赞赏道:“您说的很对,这首乐曲就是周文王的《文王操》啊。“由此可见孔子的求学严谨,而这种”一定要理解通透才罢休“的学习态度不也正是后人所推崇的吗?再如古人的“天人合一”,在今天即是对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追求;如“和而不同”,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如“协和万邦”,则是如今中国进行国际交流的核心主题。试问,如果没有这些思想源泉,中国人又怎能知理懂理,以不屈的铁骨捍卫主权,以渴望和平的面孔面对世界呢?

不过,如果中国文化只根植于理性的那一面,势必会缺少生气。所以,中国古代文人也倾向于从感性的一面去沉淀自我,去表达“美”的感受。由此,文人的诗性、诗意在时代的压缩下喷薄而出。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华丽的罗帐,轻巧的团扇,艳丽的石榴花,以及香炉里金色的灰烬,文人用绚丽的意象掩去了生命中的彷徨迷离,转身将一腔情思种在时光长河之岸,待到其生的枝繁叶茂,再任由后人去品读。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精神世界里的张弛之力,是前人与后人心神相连的纽带,是中国文化之“根”的另一种形态。

值得肯定的是,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诗歌之美,都是中国文化最原本的基石。然而,在当今世界,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有的人总会在不经意间忽视了这文化之“根”,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新思想”、“新潮流”。而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只有时刻将文化追求与思想道德作为自身修养的底线,去呵护并延续我们的文化之“根”,才能让中国文化再次走上繁荣长久的道路,让它真正地遗芳百世!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