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底守候

秋雨淅淅沥沥的下着,雨滴滴答滴答的从屋檐滴下,青灰石板上滴滴答答的潜蝇,水塘上一圈圈涟漪,好似略施粉黛的女子,着一身轻纱。在一座低洼的瓦房中,在窗前,一个璧人正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一双葱白般的玉手正灵活的上下忙碌,磨墨,细腻的毛笔一点,在宣草纸上一划……

“下面就是这江南水乡特有的若水堂,他们世代以做油脂伞为生,你们可以在这里到处挑选。”导游说完便用手指了指不远处一座低洼的矮房。

顺着导游的手指看向了不远处那一座房屋,那是一座不太大的屋子。用兰花木制作的牌匾上写的硕大的若水堂三个字,屋里坐着一个长相清秀的年纪不过20出头的姑娘。

“姑娘,这伞好好看!这些都是你自己制作的吗?”一个游客问道。

“对,这些都是我亲手制作的。”黎小故抬起头,微笑着说。

“这些油纸伞是怎么做的?你可以教我们一下吗?我们也想亲手试一试。”这句话吸引了大部分游客的兴趣,他们纷纷都转向这边,一些游客跃跃欲试。

“油纸伞的制作过程有些繁琐。第一步,先号竹,又称选竹,选取上好的竹子。以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二三月,竹子为最佳;第二步,做骨竹,又称搭骨,需先削伞骨,以中间的位置分为四瓣,在右入水进四到五天,取出又将其在日光下晾晒至水干,但不能过于干燥;第三步,上伞面,也就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宣纸用特定的胶水贴在晾干的骨架上,进行绘花,修边,再进行定型;第四步,上桐油,这也是为何油纸伞的材料是纸却能遮雨的缘由。”黎小故微笑着说道。

“小姑娘,这伞制作这么繁琐?我还以为只是贴一两张纸就可以了呢。”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说道,眼里尽是不屑。“这伞怎么卖的啊?”

“一把伞120元。”黎小故依旧保持着微笑说道。

“这么贵!就你这几把破纸伞,又不能遮风又不能挡雨的,卖的这么贵!为什么这么贵?”那个中年的男子咄咄逼人的说道。

“油纸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客家方言中,“油纸”与“有子”谐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时,女方通常会以两把纸伞为嫁妆,早生贵子的意思,“伞”的正体字“伞”字里有五个人字,象征着多子多孙,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圆满的意思。男子16岁成年礼时,父母会赠予一把油纸伞,希冀支撑门户之意。道教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是因为油纸伞有趋吉避秽的功效;还有节节高升的寓意,伞骨为竹,竹报平安。”

“好像也有那么点道理,这门手艺啊,你可要好好的让它流传下去,可不能让它断了,现在的年轻人啊,想你这样的还坚守着传统文化的不多了,小姑娘,有前途!”一个面目和善的老奶奶说道。

“嗯,好的。我会把这个手艺传下去的,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黎小故坚定的说道。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出发去下一个景点,请带好随身物品,清点好人数后,就出发。”门外,导游的声音响起。

“小姑娘,我买这把青色的伞。”一个25岁左右貌美如花的女子说道。

黎小故快速的帮她拿下了这把伞,递给了她。她撑着伞,慢慢的走在有些灰黑的青石板上,走入蒙蒙的雾中,好看的让黎小故想到了戴望舒的一首诗。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