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8-02-08 14:23:03 我要投稿!
【第1篇】
卞之琳有一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悄然而息,戛然而止。
古上有一绝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千百年来无人能对得上下句。断臂维也纳至今还站在世界各地,虽无双臂,却令人铭记。
我想,正是因那个可恶的收租人打断思路,也才让那残句得以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失却了双臂,断臂维也纳才受人铭记吧。
也许并非完整的东西才是完美。对于人们来讲,有时也许只有残缺的才会令人珍惜。
惟有“此花开后更无花”,人们才会抬眼凝望,唯有“留得残荷听雨声”,人们才会泛起伤感。一个宏伟盛大的圆明园也许比不上那些断垣颓壁的惊颤,一条奔流不息的黄河也许比不上许多黄河故道的震撼,一座繁华似锦的古城也许比不上一片黄沙大漠的久远。
只有那些残破的,才令人心碎。一切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没有失去过,才会无足轻重,毫无挂念。只有当你看着心爱的事物消逝在眼前,你口中的完美变得残破不堪,却无能为力,束手无 ,只能死死地凝望时。那时你才会明白阿基米德为什么临死前大呼“不要弄坏了我的圆!”;那时你才会听懂典韦战死前高呼“主公快走”的悲壮;那时你才会理解谭嗣同在行刑前那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凄美。那是爱和恨的交织, 血和泪的交融,无奈伴随悔恨的呐喊!
所以,花好月圆最多只是令人羡慕,破镜重圆,虽有裂痕,但更让人赞叹。
没有什么,天生愿意残缺不齐。他们都是完美的出世,却没有完美的离开。他们拼尽全力都弥补不了的,就成了我们眼中的残缺。正因如此,一切“断章”才最能在人们心底荡起阵阵涟漪。
不完整的,也是美。那是凄婉而又悲壮的美,是令世人怜爱的美。太令人惋惜,高鄂才会续写了那二十回《红楼梦》。补齐了那些不完整,掩饰了心中的痛。
★作文点评:
作文对一些原本美好但不幸残损的人、物、事所具有的内涵做了审美意义上的分析和挖掘,指出“不完整的,也是美”,有一定道理。但“一切断章才最能在人们心底激起阵阵涟漪”的说法还是有些片面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毁坏了固然有一种凄婉的美,但美好的东西完整呈现,难道就不美了吗?作者阅读面较广,善于思考,文字有一定深度,语言也非常流畅。
【第2篇】
这是一棵站立在草原上的树,辽阔的草原上,只有他一棵树茕茕孑立着,像一个犹豫的哨兵,孤独地守望平静的家园。
这棵大树有着巨大的身影。纵然脊背如荒丘,也有飞鸟在背上停留;纵然躯干如枯藤,也有蝼蚁在身侧穿行。他没见过西伯利亚的雪景,没见过地中海的天晴,他却也不向往,因为他只想把自己的枝杆伸向幽深暗蓝的夜空,用新芽嫩叶轻抚那轮明月。可叹明月高悬草原,天高地远,即使倾尽全力,触到的通通只是幻影。纵然如此,也不能停止他的思想,停止他的脚步,无论成功与否,他都将义无反顾。
当他深情凝望月亮时,眼中便开出了倾世的桃花,花瓣纷扬而下,却被微风拥入怀抱。
微风是大树的朋友,也是大树寂寞黑夜里唯一的伴侣。微风把世界带到了大树身旁,她说天山南坡没有树,东非大草原夏盛冬枯,北冰洋没有大陆,大洋洲找不到淡水湖,这一切都只为大树能远离寂寞。
那日,浊浪排空,日星隐曜,乌云层层掩映,下起了倾盆大雨。月亮不见了,大树只觉得没有月亮的夜晚是如此冰冷。他想,也许明晚就会出现。可是,第二晚,第三晚……将近一个月过去了,月亮一直都没有出现,大树的内心十分痛苦,叶落稀疏,花残枝枯,即使微风一直陪在身边,大树的痛苦依旧存在。
于是,大树请求微风吹散乌云,微风沉思了许久,便答应了他。微风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仍无法吹开那厚厚的云层,微风不断地聚集,聚集,再聚集,当她强大到足以颠覆天地时,终于吹散了乌云,在撞击的最后一秒,她倾尽全力,只为大树的欢笑再现。然而,大树却早已支离破碎,连根拔起,因为大风太强。在他离去时,眼中有着浓重的期许。
月亮出来了,皎洁的月光笼罩大树黯淡僵硬的身躯,也笼罩宛若游离的风息。月光还是那么美,可一切都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