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文化存在的证明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宣告生命曾经在场,那唯有文明能担此重任。

——题记

自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人类便开始有了新的交流方式,走出蛮荒,摆脱愚昧。自从踏进文明,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此有根可寻,中华民族从此有了灵魂。

我们发掘出古代墓葬,找到了我们从未见过的另一种文明,是精美绝伦的器具,是栩栩如生的画卷,是奇妙的各种文字……文明似一根银线,将悠悠文化串联起来,让我们更多地去认识,去感受曾经的苦难与辉煌,在尽可能宽广的时间与空间中寻找自我诉求,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这,便是文化曾经存在的最好证明。

说起中华文明,孔子的“儒学”不得不提,我们从小便接受“儒学”教育的熏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是我们牙牙学语时接受的文化教育。长大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我们与人相处,教我们时时反省。当繁重的学业袭来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鼓励我们沉下心来,踏实做事,学会积累。凡此种种,数不胜数。这些文化让我们在浩瀚的文化星空中成长浸泡,让我们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些圣人,这样一种思想引领着我们昂首大步向前。

文明绝不只是云端的圣贤思想,二十四节气的沿袭不也是文明——文化曾经存在的证明吗?春节,我们换新衣,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春联,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我们的祖先曾经也是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畅聊开怀,欣喜地迎接下一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先人们在文明的传递中总结出的规律。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在农田里忙碌的身影。家纵贫寒,需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力樯之艰辛;国之强盛,不可忘强盛之根本——文明。 

五千年的历史,自有辉煌,亦有残败。 秦王朝曾盛极一时,“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威震天下!始皇能干、果断,坚毅,却也残忍。虽有“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的险固地势,可最终难逃秦亡矣的命运,真所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若不是当时文明的遗留,我们怎能体会到秦王朝叱咤风云之势,又怎能吸取“不施仁义”的教训?当外国侵略者用洋枪大炮强行打开中国国门;当生灵涂炭,生命如同草芥被践踏,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时,隐藏在这片黄土下的文明喷薄而出,它唤醒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吾岂不彷徨”的鲁迅以只有文明才能救中华的醒悟发出唤醒雄狮的呐喊,把迷茫的中国人从深渊中拉出来。梁启超“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文明呼声影响千秋万代。

因为有了文明,我们听到衣袂飘飘的李白仰天大笑;可以看到身形憔悴的屈子在汨罗江畔低吟的身影;可以感受到“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杨贵妃的绝美;可以为小龙女与杨过的凄美爱情而心碎!历史与文化的滚滚长河中,我们的民族有太多的辉煌与记忆,因为有了文明,让我们铭记祖先如何从绿草如茵的黄河流域,踏遍荆棘跋涉到今天的艰难历程,让我们骄傲遍布星辰、流淌千年的远古文明。它们宣告着生命曾经的在场,文化曾经的存在。“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万道金光正镀在这片辽阔而神秘的土地上......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