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共度元宵——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作者:李小马 时间:2019-04-20 17:09:51 我要投稿!
“故园今夕是元宵”。
“爱元宵”,就像是蜜蜂爱蜜,孩子爱甜一般。元月的第一个月圆日是元宵节,那当然是一个与家人相聚,共赏圆月的喜庆日子。
“落霞与孤鹜齐飞”,待到夕阳红透西山,收敛起了最后的余晖。天暗了下来,地“亮”起来了。元宵展销会场人潮涌动,灯火绚烂,使原本尚存的春寒荡然无存。展销区内商品琳琅满目,小孩子哭闹着,扯着大人的衣角,大人虽已手提大堆东西,但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孩子,于是买了小纱灯,叫他睡前挂在床头,预示明年又是红红火火的一年。小小的纱灯上描着两个大红的宋体字:“春”、“宵”——“一尺纱丝,一方素笺,醇醪的墨香四溢,皴擦点染,濡写勾画”,融情于其中。鲜妍的火红,深沉而淡雅,热情而庄重,是健康,是希望,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承载的是华夏文化,深韵而厚重。英文“red”远不及汉字“红”所能表达的韵味,一个“红”字,是那样的鲜艳、积极。元宵的纱灯,何止是纱丝编织而成的灯笼,其中点点烛火,是思念之寄托,游子辨着依稀的烛光能找到回家团聚的“路”。纱灯是跨越千年传承的“龙”的文化,让我看见龙的传人在历史舞台上跌倒、爬起、奋进、腾飞……
元宵节与家人相聚,吃元宵,赏明月。一口咬下去,流出来的是甜的汁儿,这“甜”是浸入心脾,亲情无限的“甜”,其味无穷,心中由衷发出感叹:元宵节,真好!
唯美的圆月与团聚的家家户户,那是一番难有的温情。《红楼梦》中有提过:“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我明年还可以回来吗?”在即将离开故乡时,我问父母,父母没有回答。我们已经五年没来过了,现在生活节奏太快,我又要开学念书了……“可以回来的,一定可以回来。”外公不舍的跟我说:“等你下次回来,我给你做好多好多汤圆……”我也相信,外公亲手包的汤圆,我肯定可以吃到。每逢圆月,他不在我身边,可我知道——他正在忙着为我做元宵,等着我回去过年,共度元宵节。
圆圆的元宵包裹着令人沉醉的香甜,其中的豆沙馅,品出的是深切的亲情和千古不变的“龙”的情感文化,思绪不会飘远,却会源远流长。
新时代的元宵节,和家人一起欣赏元宵晚会,精彩的节目是不容错过的。透过电视屏幕,满满的是中华民族的富强康庄,“中国梦”正带领全国人民脱贫奔康。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的升华和延伸,龙的传人会一路驰骋,会在全球格局的舞台上越舞越精彩……有“大家”才有“小家”,国富则家富,国强则家强,中国强则国人强!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一颗颗圆圆的元宵,体味着深深亲情,蕴含着浓浓的中国情,是千年来龙的传人文化的底蕴与传承。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夜晚的东风将元宵的灯火吹得如千树花开,如万点流星……此刻此景,品味如此极致,实是令人无限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