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激扬之巍巍中华
作者:张可 时间:2019-05-18 07:56:11 我要投稿!
有人说:“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也有人说:“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我们带着国籍出生,用中文谈论历史,谈论世界,因民族复兴梦倍感自豪。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尽显中国文人的风骨。
文化历史的幕布后,从高枕锦绣,到深渊薄冰,从朱门玉砌,到朔北南荒。多少文人通体囚服,形容枯槁,儒雅矜持耗尽,环佩叮当消失。就在世人皆以为他们的生命殆尽,他们却用理智深沉的爱国精神点燃文学的火种,探秘着不竭的真理。
大漠孤烟直,蓬头垢面的流放者踏上苦旅,桎梏镣铐,锁住的是他们的皮肉,锁不住的,是他们心系国家的魂魄。纵使人生浸于黑暗,他们仍能顺应时代的脚步,化险为夷。
一场场触人心魄的流放,饱含了太多的悲壮。九鼎三礼褪色,年代漂橹不安,王族图腾销声匿迹,怨声载道,人心灰白,目之所及,是流放者黑暗中深沉的积聚力量的背影。
故有十八位流放文人,雅聚,作诗,酒酣面热之际镌刻下千古名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亦成为他们的追寻。“岩回波绕,升高聘目”,流放者腹藏锦绣,才华难盖。眼前的黑暗竟被他们渐渐照亮待到厚积薄发之时,用真理喷涌出火光。
由此,他们绕过万水千山,填满纵横沟壑,于黑暗中深沉思考,投入历史的怀抱,走向爱国精神的原乡,刻进耀眼的史册,留下中华民族最动人的文字,最动人的真理,从未低头。
然而,我想到百年前那一出寂然离场。一声炮响,震动了一个千年未老的国度,逼着天朝子民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颅,空有一腔爱国心。
那是我们百年来从未释怀的耻辱,而我却在百年后的今天,看见历史正可悲地呈现出螺旋性上升。我们将古典名著翻拍了一遍又一遍,在所谓的加入时尚元素中,诞生了多少荒诞的作品。我们在抱怨着晦涩难懂的译本的同时,放任幼稚粗浅的网络文字摆在各大书店显眼的柜台。不禁自问:我们的文化自信去哪了?
终于,无比欣喜地看到,莫言把他的《蛙》带到了世界读者的面前,让他们领悟中国乡村的生活韵味;李安把张爱玲的《色戒》搬上奥斯卡的荧幕,让全世界看见了爱国青年的隐忍与伟大;李云迪把以京剧西皮二黄腔改编成的钢琴曲《皮黄》带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让听惯了洋乐的西方听众站起来为中国的古老文化鼓掌。
于是,中国人重又拾起了文化自信,不负当年文人流放者血肉中流淌的爱国精神,引领新时代知识分子为民族文化复兴梦而奋斗。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叹历史车轮滚滚,无数英灵献身,昔日幼苗谁料终成参天古树,阴惠全球!
壮哉我中华!幸哉,生于我中华!共踏先人之路,巍巍中华,文字激扬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