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唯诗矣作文1500字
作者:张可 时间:2019-05-27 10:57:55 我要投稿!
初次阅诗,是我年幼时从爷爷的书房中所见,那时家里并不富裕,爷爷白日里须得下田做活,傍晚时定会换上一袭泛白的长衫立于简陋的书桌前读诗,是一件颇为庄严的事。
或许是因为爷爷的缘故,我对诗十分喜爱,那一张张泛黄的书页上书写着千百年的过往,像是一段尘封的时光,静静的等待有缘人的探寻。爷爷说古代的诗是由“言”和”寺"组成,言即是语言,寺指神圣的信仰。我那时天姿愚钝,只觉得’诗‘
这个字颇有意韵,语言之美与寺院之悠远禅意结合,仿佛念在口中便觉心中清静了许多。于是片面的觉得诗代表的只有宁静。
时光翩然轻擦,我长的的日子里又接触了越来越多的诗,这才更加深刻的体会了诗的意韵。古人的悲与欢;乐于哀,都随着墨汁化入了诗的一字一句,所有生不逢时的苦闷,所有壮志难酬的愤懑,统统镌刻在诗中,千百年过去了,这些仙人早已流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所踪,可他们留下的诗作却带着他们的情感灼灼生辉,不动声色的存在着,等待着后人的探寻。时光的洪流匆匆而过,可这些诗作却记载着爱恨情仇,记载着雄心壮志,在时光中成为永恒。
天边的月依旧是那轮历经秦汉沧桑的月,不知千年前的月下,可有少年长身立于月下,抬眼望月,将愁丝融于笔墨,写心事两三分,落笔处尚余温,而如今的月下是否也有人静坐读诗,体会着那时的明月,以及那时的月下发生的故事,挣扎的情感,愁闷的内心,以诗为媒介传入心中,今生今世的情感总有一段与诗契合,仿佛透过几千年的光阴,与千年前的诗人对话,排解苦闷,倾诉心灵,把所有俗世中的烦恼清空,在诗里寻一地栖息。这也是诗存在的意义。
车水马龙的今时今日,鲜少有人再提及诗,简洁干练的文字更得人心,诚然,这样的改变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可在表达时,远不如诗的百转千回。诗中的情感含蓄而深切,关于风月,有元稹的“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关于忧愁,有张先的“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关于报国的还有陆游的“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有时简洁的语言不足以表达情感,只显得苍白而无力。韦庄用一句“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表达了他的相思,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诠释了友情深厚。而在如今,能用以言明情感的也不过那几个字句,且带着未经思索的不真实感。
翻阅年少时的记忆,泛黄的时光里爷爷读诗的样子又一次浮现,爷爷早些年并非农民,而是一位受过教育的老师,文革迫害的那几年,爷爷也被连带着批斗,文人自有风骨自尊,所以那时同爷爷一样的几个文人都不堪受辱,自尽而亡,但爷爷坚持了下来他靠着一本有一本的诗集排解人生的黑暗,当他不得以拿起锄头起笔务农时也曾悲愤交加,想要放弃,可是诗救了爷爷它为爷爷灰暗的人生带去一缕光明,在诗中爷爷体会了千百种人生,不知不觉,文革就过去了,爷爷却释然了,安心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闲适快活,傍晚再读几首诗,这样的日子虽有些清贫,却十分自在舒适。这是我初次领悟到诗的力量,看似平静,却带着不动声色的力量,直击人心。
有人说,一个没有诗的朝代是不完整的,在中国古代,写诗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讲究押韵,讲究对仗,而后又衍生出词曲之分,到了近代社会,亦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发展完善着诗,可是现在,诗却没出了人们的视野,若众人都在盯着手机刺眼的屏幕时,你却拿着一本诗集仔细品读,那定会被人视为异类。我不禁为此感到悲哀,诗本是人类的精神支柱,是五千年流传下来的瑰宝,却当今有些人为了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而抛弃,难道随着时代的进步,诗,真的不在重要了吗?
我钟爱诗爱这个字,也爱诗本身,在我看来,无论何时何地,诗都是圣洁美好的,不懂诗的人是庸俗的,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若有人敌得过岁月斑驳,摒弃城市的虚妄与假象,于文字的复杂排列中,寻安心之处,那该多么美好啊/诗将历史连接,将情感描绘,是笔端的温度是纸面的情感,她永远不会衰亡,尽管读的人少了,它也依旧不悲不喜的存在着,承载着厚重的情感,等待着人们过尽千帆之后,在将它拾起,仔细品读,用心感受。
就像一位作家曾经写的那样:"愿有在闲散的岁月中依笔而立,蹙念眉心,一盏清茶,茗香微漾,品几首旧诗,意味悠长",我自倾杯,君且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