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诗酒趁年华作文800字

偶读到一首词: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人生是一场旅行,少时离家,暮年归家,在途中见识世界赏遍人生美景。截取最美的一段,叫年华。在最美的年华里,期待一场相遇,遇见成长的自己,遇见青春的你。而我也期待在最美的年华里,有诗酒为伴。

翻阅中国诗歌史的各个篇章,随时都能闻到扑鼻的酒香。“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诗酒本一家,共同构筑起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举杯把盏,月下独酌,太多忧愁溶于酒中,化作苦泪;太多相思牵动愁肠,不醉不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若是少了那一盅穿肠美酒,世家只剩寂寞,人生便也失了许多趣味。

曾见“更待菊黄家酝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把酒言欢。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所谓知音,就是比你更懂自己的人。两个文人之间的友情,又别有一种诗酒风流。白乐天和刘梦德就是如此,一再遭贬谪的二人相识恨晚,同是天涯沦落人让他们惺惺相惜。就这样,轻吟中,获得心灵上得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知己和美酒,人生两大乐事,共同排遣寂寞失落的日子,愉悦闲愁苦闷的岁月。很多时候,在推杯换盏中虚于应酬,强颜欢笑,却难得一知己可以袒露心灵;有的时候,和趣朋挚友在一起,却失“闲征雅令穷经史”的才情以助酒兴,只能在贫瘠的精神世界里挣扎。“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飞雪漫天的日子里,用一扇门掩去寒冷,三两好友,围炉畅饮,谈笑风生。酒香酽,客人醺,与君共醉陶然。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说到诗酒,就不得不说起李太白。长袂飘飘,把酒携剑,前路茫茫。赐金放还,才华空赋,心有不甘。“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谁人晓我心?惟共明月饮。唯有月伴在侧,才能给予太白精神上的慰藉。与影共饮,方抵得住那如斯寂寞。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酒醒之后又会忆起那剪不断的愁绪,那就让我沉醉在酒里吧。“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苦短,若都是在愁中度日,这日子又有什么盼头呢?所以太白说: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今夜正好,花好月圆,饮下这杯清酒,暂快乐逍遥一把。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中国文人很少有像晏殊那样人生、家庭、事业充裕美满的,其中大多壮志难酬,穷困潦倒,所以借酒浇愁。罗隐名如其人,是一位隐者。在做隐者之前,也经历了政治上的失意与徘徊,这种经历倒与柳永有些相似。柳永说: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在艰难的仕途与无尽的阻挠下,柳永选择烟花柳巷,偎红倚翠,风流快活,而罗隐选择休憩遁世,在九华山修道,看世间纷扰。不恋红尘只恋酒,醉卧看雪漫山头。

既说到了柳永,这位恣意放纵的白衣卿相,也是诗酒史上一代才子词人。三变从小词名颇盛,一向自负的他早把自己纳入“贤才”之列,不幸落榜,也只是一时时运不济吧。圣明时代选拔贤才尚有遗漏,那我该怎么办呢?如此,便罢。且随心所欲,偎红倚翠,游乐于烟花柳巷,风流一世,活出自我。于是便有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浮名又如何,我自以酒为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挥手对红颜告别,从此居无定所,天涯为家。

看惯了人世浮沉,便更愿沉醉酒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没有比一盅美酒更解人心忧的解药,没有比一篇诗作更能抒人心怀的载体。趁年华正好,且掬一把诗与酒的风花雪月,不醉不还。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