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原文及鉴赏

诸事完毕了,我和另一个同伴由车站雇了两部洋车,一直拉到一向所景慕的岳阳楼下。

然而不巧得很,岳阳楼上恰恰驻了大兵,“游人免进”,我们只得由一个车夫的指引,跨上那岳阳楼隔壁的一座茶楼,算是作为临时的替代。

心里总有几分不甘。茶博士送上两碗顶上的君山茶,我们接着没有回话,之后才由他那同伴发出来一个这样的议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不如和那里面的驻兵去交涉交涉!”

由茶楼的侧门穿过去就是岳阳楼。我们很谦恭的向驻兵们说了很多好话,结果是:不行!

心里更加不乐;不乐中间还带了一些儿愤慨的成分,闷闷的然而又发不出脾气来。这时候我们只好站在城楼边,茶博士的手所指着的方向,看像电影画面里的远景似的,概略的去领略了一点儿“古迹”的皮毛。我们知道了那兵舍的背面有一块很大的木板,木板上刻着的字儿就是传诵千古的《岳阳楼记》。我们知道了那悬着一块“官长室”的小牌儿的楼上就是岳阳楼。那里面还有很多很多古今名人的匾额,那里面还有纯阳祖师的圣像和白鹤童子的仙颜,那里面还有——据说是很多很多,可是我们一样都不能看到。

“何必呢?”我的同伴有点不耐烦了,“既然逛不痛快,到不如回到茶楼上去看看山水为佳!”

我点了点头。茶博士这才笑嘻嘻的替我们换上两壶热茶,又加上点心和瓜子,把座位移近到茶楼边上。

湖,的确是太美丽了;淡绿微漪的秋水,辽阔的天际,再加上那远远竖立在水面的君山,一望简直可以连人们的俗气都洗个干净。小艇儿鸭子似的浮荡着,像没有主宰;楼下穿织着的渔船,远帆的隐没,处处都欲把人们吸入到画图里去似的。我不禁兴高采烈起来了:“啊啊,难怪诗人们都要做山林隐士,要是我也能在这里做一个优游水上的渔民,那才安逸啊。”回头,我望着茶博士羡慕似的笑道:

“喂!你们才快活啦!”

“快活?先生!”茶博士莫名其妙的吃了一惊,苦笑着。

“是呀!这样明媚的湖山,你们还不快活吗?”

“快活!先生,唉!……”茶博士又愁着脸儿摇了摇头,半晌没有下文回答。

我的心中却有点儿生气了。也许是这家伙故意来扫我的兴的吧,不由的追问了他一句:“为什么不快活呢?”

“唉!先生,依你看也许是快活的啊!……”

“为什么呢?”

“这年头,唉!先生,你不知道呢?”茶博士走近前来:“光是这岳阳楼下,唉!不像从前了啊!先生,你看那个地方就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来上吊的!”他指那悬挂在城楼边的那一根横木。“三更半夜,架着小船儿,轻轻靠到那下面,用一根绳子!……唉!一年到头不知道有多少啊!还有跳水的,……”

“为什么呢?”

“为什么!先生,吃的,穿的,天灾,水旱,兵,匪,鱼和稻又卖不出钱,捐税又重!……”看他的样子像欲哭。

“那么,你为什么也不快活呢?”

“我,唉!先生,没有饭吃,跑来做堂倌,偏偏又遇着老板的生意不好!……”

“啊——”我长长的答了一句。

接着,他又告诉了我许多许多。他说:这岳阳楼的风水很多年前就坏了,现在已经不能够保佑岳州的人了,无论是种田,做生意,打鱼,开茶馆,……没有一个能够享福赚钱的。纯阳祖师也不来了,到处都是死路了。湖里的强盗一天一天加多,来往的客商都不敢从这儿经过。尤其是游君山和游岳阳楼的,年来差不多快要绝踪。况且,两个地方都还驻扎着有军队……

我半晌没有回话。一盆冷水似的,把我的兴致都泼灭完了。我从隐士和渔民的幻梦里清醒过来,头不住的一阵阵往下面沉落!我低头再望望那根城楼上的横木,望望那些渔船,望望水,望望君山,我的眼睛会不知不觉的起着变化:变化得模里模糊起来,黑暗起来;美丽的湖山全都幻灭了。我不由的引起一种内心的惊悸!

之后,我催促着我的同伴快些会过账,像战场上的逃兵似的,我便首先爬下了茶楼,头也不回地,就找寻着原来的路道跑去。

一路上,我不敢再回想那茶博士所说的那些话。我觉得我非常庆幸,我还没有真正的做一个岳阳楼下的渔民。至少,在今天。我还能够比那班渔民们多苟安几日。

(1935年《文学》第4卷第1期)

赏析

从题目上看,本文好像是一篇名胜游记,实际上它揭示的是30年代国民党统治下,天灾人祸给洞庭湖、岳阳楼一带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岳阳楼下明媚的湖水,美丽的风景,不能用来充饥,被穷困煎熬着的人们,有的到岳阳楼来上吊,有的来这里跳水自杀。千古名胜岳阳楼,成了人民苦难生活的见证人。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描写,使文章的主题表现得既新颖别致,又深刻动人。

这篇小品文,构思颇具匠心。文章主题是暴露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作者却首先泼墨于岳阳楼周围的山湖美景:洞庭湖上“淡绿微漪的秋水,辽阔的天际,再加上那远远竖立在水面上的君山,一望简直可以连人们的俗气都洗个干净。”这里的风景,“的确是太美了”。作者简直被这美景迷住,甚至产生了要在这里作“隐士”、“渔民”的想法。当作者把岳阳楼周围美景渲染到极致之时,忽然笔锋一转,借茶博士的话,把这一带人民的深重灾难介绍出来,给作者倾慕岳阳楼山湖美景的兴致,泼了一盆冷水。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是使岳阳楼美丽的自然风光,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渲染赞美,来反衬和揭露践踏这美丽河山,给社会制造灾难的统治者的罪恶。另外,这样写也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波澜,读来引人入胜。文章虽短,却写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文章开篇先写作者乘兴而来,要玩赏岳阳楼的兴致。然而却因这里驻了兵不准游览,使人大失所望。接着写作者不甘心于此罢休,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希图通过与驻兵交涉,以实现观赏岳阳楼的目的。结果是同驻兵说了许多好话,仍然遭到拒绝,引起内心的愤慨。按照一般的写法,在这种情绪下正好转入对黑暗现实的揭露。然而作者却又宕开一笔,别开生面地描写了由观赏山湖美景心情得到的舒缓的状况。而当人们陶醉在这自然风光时,最后才揭示了现实的黑暗。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作者的精神状态,时而紧张,时而松弛,时而兴奋,时而舒缓。通过感情上的多次变化,使读者对岳阳人民遭受的灾难和痛苦,产生一种强烈的印象,使作品的主题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