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橄榄》原文及赏析
冬天从这里夺去的,
新春会交还给你。
——海涅①
那一片密集的橄榄树林,伫立在黄褐色的山坡上,树梢上似乎挂着几片低低的灰色浮云。虽值冬令,树叶儿仍是青苍葱郁。然而在那油绿的叶片背后,秋天的缀满了枝头的尖尖的小果,却早已被采摘得一干二净,连一颗也不曾剩下。它们真是一颗也不曾剩下么? 我愿走遍这橄榄林来找到它们。……可是,我知道,我是再也不可能找到他了。因为 “我没有看见过他的脸,也没有听见过他的声音,我只听见过他轻蹑的足音,从我房前的路上走过”。我到哪儿去寻觅他呢? 实在我连他的模样也记不得了啊。在我纷繁的记忆中,他很像崇山峻岭中的一条小溪流,隐没在遮天蔽日的林木深处,只在偶尔的一瞥中,能看见溪水的闪烁,却找不到它的来源,也寻不见它的去路。有时候,他好像在我的生活中永远地消失了。可是,在那意想不到的记忆的瞬息闪电中,他又清清楚楚地站在我的面前。想要忘掉他是不可能的。尽管至今我并不知道他的名字。……
我徘徊在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林中,于是,那多年前尝过的橄榄——小小的、生脆的青果,那甜津津的苦味,又从嘴边汩汩地流进了心底。……
“给!” 他的一只大手掌摊开在我的面前,手掌上似乎滚动着什么。我不想看,我正在伤心地哭泣,没完没了地抽动着肩膀,泪珠儿沾湿了胸口的红领巾,又掉落到化妆室的地板上。
“给!”他重复说,一只手颇有耐心地伸在那里。我不想理他,我也不认识他,大概是业余广播剧团新来的学员。他也想和大伙儿一起来嘲笑我么? 我今天上台朗诵诗时,就算念错了几个地方,能怪我吗? 导演昨天才给我的诗稿。我继续哭着,似乎要让全团的人都知道我的委屈。……
“哎哟,小姑娘,你的眼泪是咸的,我的果子是苦的,可你的眼泪不会变甜哩,……”
他说什么? 嗓音像低沉的巴松②。
我抬起头来,面前是一个细高个的男青年,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拉链衫。他的手掌上有几颗绿色的、椭圆形的小果。
“生橄榄?”我摇摇头,它太苦啦。……
“苦,是吗?” 他耸了耸肩膀,叹了口气。“大人们都不喜欢苦的东西,小姑娘也不喜欢。……可是,苦和甜难道是可以截然分开的吗? 你吃橄榄,好像苦,一会儿就变甜了,它会变,懂吗?”
我啧啧舌头,好像上头流过了一种甜丝丝的味道。我不情愿地把橄榄塞进嘴里去。多奇怪呀,它真的会变哩,它比眼泪的涩味好多了。我为什么要哭呢? 多没出息。下次演出,我不也会变出一首顶漂亮的诗来么? 我嚼着果,瞧着他,破涕笑了起来,他也笑了,像一个温和的大哥哥。
演出结束了,汽车送我们到电台门口。电台离我家两站路,每次我都自己走回去。
“不害怕吗? 小姑娘。”他跳下车,朝我走过来。
怎么不害怕呢? 今天太晚,都十点多钟了。
“我正好和你同路!”他说。
我在他旁边蹦蹦跳跳地走着,哼着歌,已经忘记了几小时前的不快。那橄榄真好。可他这会儿为什么变得这么严肃了呢?
“你的诗一共十六行,念错了三个字,漏掉了一句。”他 说。
我吐吐舌头。
“教室的室,应念shi,不是shi; 蜘蛛的蜘,应念zhi,不是zi,南方人总是zhi——zi不分的。”
“shi——shi,室。” 我愁眉苦脸地念道。“怎么能把所有的字都记住呢?”
“查字典呀,一个一个地查。”他的口气,好像在大提琴的弦上用了加倍的力气。
我不作声了,冬夜的风,钻进我的纱巾里,我弯腰去拣路灯下的一片梧桐树叶,像一片透明的细网,边上缀着珍珠似的梧桐籽儿。……
“不过,你朗诵时感情是真挚的。我喜欢这个。”他补充说。梧桐叶随风飘落了,像一只弯弯的小船,要去远航。梧桐籽留在我的手心里。
冬天从这里夺去的,
新春会交还给你——
他低低地念起诗来。庄严得像一位童话中的王子。他的诗,像一首委婉而优美的大提琴奏鸣曲,从我的心上缓缓流过。那旋律,仿佛要把我整个儿包围起来。寂静的马路上,好像寒冷的冬天过去了,蝴蝶在街心公园的绿草地上翩翩起舞。……
“海涅,知道海涅吗? 这是海涅的诗。”
我点点头。呵,莫非他也想当海涅那样的诗人吗?
“你长大干什么呢?”他忽然问。
“考重点中学呀,再考重点大学。” 我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当然不敢告诉他,我如何崇拜一个当时最出名的女作家。
“和我一样,我也想考最好的大学。可是总考不上。” 他笑了笑。“不过不要紧,会考上的,明年就会考上。到时候我请你吃糖,吃巧克力,好不好? 考不上也没关系,就像生橄榄,有人觉着是苦,有人却以为是甜。苦和甜,人和人的感觉还不一样哩。……”
那天晚上,我还来不及把他的话很好地想一想,就看见了爸爸妈妈在小巷口的路灯下朝我走来。他们来接我了。我欢喜地扑上去,忘记了和他说再见。
下一个星期六,再一个星期六,他照例对我说:“走吧,咱们同路。” 我们照例在马路上念诗。……他像每次那样,纠正我的发音,不知不觉就走到我家的那条小巷,爸爸妈妈又在那儿等我。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跑上去,即刻把他忘得一干二净。回到家里,才想起来没有同他再见。他好像并不生气,下一次,他仍然送我。他每次对我说的话,总和别人不一样。可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他叫什么名字? 那时好像还没有懂得大人们交朋友的习惯,我总没有想起来问他。
过了很久,又是一个星期六,没有我的节目,我在电台大楼的走廊里闲逛,忽然听见从一个空屋子里传出叮咚的钢琴声,是我最喜欢的儿童歌曲 《是谁吹起金唢呐》,我推门一看,竟然是他在弹,弹得那么专心。我悄悄溜进去,站在一边听着。听着听着,我也跟着唱起来:“……李花像云朵呀,桃花像朝霞,牵牛花爬上了小篱笆。……”
外面街上走过几个青年,把脸贴着玻璃看了一会,怪声怪气地唱道:“哎哟——小妹妹唱歌郎弹琴,……”
那一曲正好终了,我便好奇地问他,“他们唱什么狼弹琴,狼难道会弹琴吗? 狼弹琴,我才不唱哩!”
他忽然脸红了,呆呆看着我,很快站起身,“砰” 地合上琴盖,走了出去,那琴键还在跳跃着,欢乐的曲子在地毯上飞舞,一会儿便消失在那关闭的琴盖里,无声无息了,只留下我一个人,莫名其妙、惶惑不安地站在那里。
晚上出来,他不再送我了。那琴盖 “砰” 的一声响,好像把我们之间的一种什么打断了。我难过了好几天。好在不久功课紧张了,准备升学考试,我一连好几个星期没去电台,也就把这件事忘了。升学考以后,我又生了病,一直到八月中旬拿到了录取通知单,我才欢天喜地地出现在星期六的播音室门口。
我的眼睛在急切地转动,搜寻着他。我要告诉他,我考上了全市最好的中学。而他呢? 还在生我的气吗? 他考上最好的大学没有呢? 他说他要考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他没在这儿,一定是考取了,去北京了。他说过要请我吃巧克力的呀。
“考上了吗? 考上哪儿了?”大伙七嘴八舌地问我。
“一中,重点学校。”我心不在焉地答道。
“给你”突然一双白皙的手,递过来一包东西。
“你的哥哥走啦。”有人同我开着玩笑。“这是他留给你的 糖。”
“他,他去北京了吗?”我快活得喘不过气来。
“去新疆建设兵团了。……又没考上。……一连三年,文学、外语、口试、小品,都是第一,每次参加复试,都在前三名。可是,又没录取。……”
我的心,好像一下子掉入了冬天的西湖,冰凉冰凉。“为什么,为什么不录取他呢?”我叫起来。
“他父亲……啊,我也不清楚。……”他们没有说下去。
我明白了。默默走出去,我想哭。我想到了我自己。将来,是否也是同样的命运在等着我呢? 他送了我那么多次,竟然一句也没对我说过他自己,他一定是把我当成天底下最傻的小姑娘了。现在我到哪儿去找他呢? 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呵!
我悄悄走进了那间他弹过钢琴的房间,一个人打开了那个纸包,并不是什么巧克力,而是乌溜溜的几只橄榄,扑来一种奇异的香味。橄榄上有一张小纸条,写着两行小诗:
冬天从这里夺去的,
新春会交还给你。……
没有名字,也没有地址,就这样走了,走到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去了。我到哪儿去找他呢? 我再也见不到他了。
我哭起来。成串的泪珠从脸颊上滚落下来。不知为什么,我心里觉得很悲伤。在我那尚未受过挫伤的童稚心灵里,第一次充满了一种对人的深深的同情,也有对我自己未来的恐惧。可是他,为什么还喜欢吃橄榄呢? 生的橄榄,苦涩的青果,说什么对苦和甜,人和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苦和甜是会变的。他是多么奇怪的一个人呵!
我长久地哭泣着。为他,也为我自己。他说过,咸的泪水不会变成甜的。可是橄榄为什么不是生来就甜呢? 也许那样的话,大人和小姑娘们都会喜欢它了,……我要哭,也为橄榄。……
我徘徊在这一片密集的橄榄林中,寻觅着那枝头也许会侥幸留下的小小的青果。仿佛要找到自己的过去。后来的这些年中,命运像对待他一样,也无情地把我抛出了西湖那温暖的摇篮。我当然是没有再考上什么最好的“重点大学”,而是像他一样,毅然别家而去,远走天涯。在那漫长的艰苦岁月中,我常常想起他来,想起他的发白的拉链衫,也想到那颗橄榄。
有时我觉得,他是从我的生活中永远地消逝了。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他像亮晶晶的小溪流一般,从千折百回的山岩里转出来,在我面前倏地一闪,又欢欢乐乐地奔向密密的丛林里去了。那时候我才体会到,一个似乎很平常的人说过的一句似乎很平常的话,常常会对一个人的一生发生不平常的影响,它留在我记忆仓库的一角里多年,而说不上什么时候,当你也面临一种相同的处境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理解它。尽管你也许根本想不出这句话来自哪里,也记不起那个陌生人是谁。……
然而,我还是渴望着能够找到他。我幻想着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带着一台最轰动的戏,从新疆来到北京的舞台上。我坐在观众席上看戏,看着看着就像孩子一样哭起来。那时候他就会说: “哎哟,小姑娘,眼泪是咸的,橄榄是苦的,可眼泪不会变甜的呀!……”
也许就因为这神妙的、会由苦变甜的橄榄,我们才使自己止息了哀叹和哭泣,从那阴暗的小屋里走到了开阔的原野上; 我们才度过了那些没有太阳的日子,寻找着我们期待的光明。生活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勇气和信念带给我们无穷的希望。他在十八年前就懂得了这一点,他是多么幸福啊。也许这本来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是还没有很多人懂得或者愿意像他那样去做。
我终于在一株瘦弱的橄榄树下,拣到了一颗尖尖的黄褐色的小果,它的皮已经变得很皱,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化为泥土,融进深厚的大地中去。它将不复存在,只留下一粒坚硬的橄榄核。然而,这又有什么呢?——
“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新春会交还给你。”
我多想再尝尝那苦滋滋、甜丝丝的生橄榄啊。
1980年12月于哈尔滨
(选自《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
注释
① 19世纪德国诗人和政论家。本篇的有关引诗均出自他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② 即大管。“巴松”为英文bassoon的音译。木管乐器。
张抗抗《橄榄》赏析
一个似乎很平常的人说过的一句似乎很平常的话,常常会对一个人的一生发生不平常的影响,它留在记忆仓库的一角里多年,当你也面临一种相同的处境时,你才会真正理解它。《橄榄》是一篇回忆初恋生活的散文。一个女中学生初上台朗诵诗,由于时间匆忙,排练不够而念错了字,事后,她委屈地哭了。这时一个男青年帮助她排练,并给了她两颗生橄榄。这以后他们经常在一起排练节目。男青年温和得像一位大哥哥,处处地方帮助、照顾女学生,女学生对他有一种朦朦胧胧的好感,她觉得他念诗时像童话里的王子,她觉得他的诗从她的心上缓缓流过。可是这中学生还太幼稚,一次练唱时竟不明白大家笑他们的“小妹妹唱歌郎弹琴”的含意。这使那位大哥哥十分难堪,而她却莫名其妙、惶惑不安地站在那里发呆。以后,女学生考取了全市最好的中学,当她急切地想告诉那位大哥哥时,别人告诉她: 那位多才多艺、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男青年,终因父亲问题的牵连而去新疆建设兵团了。留给她的只有几枚乌溜溜的生橄榄。女学生那尚未受过挫伤的童稚心灵受到了震撼。她深深地同情着男青年,长久长久地哭泣着。后来的很多年里,女学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她再也没有考取“重点大学”。她也像男青年一样,毅然别家而去,远走天涯。在漫长的艰苦岁月里,她时常想起他。她渴望着能够找到他,幻想着他带一台最轰动的戏,从新疆来到北京的舞台上……
《橄榄》 通过一个女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一段辛酸往事的回忆,通过她和男青年之间一段感人至深的初恋生活的回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渴望。她真诚地希望生活对他们这样有为的青年有好一点的命运,她希望人世间多一点像男青年对女学生那样的关心、爱护,她希望他们之间真挚、纯洁的感情能够保持下去,发展下去。因为只有在充满真诚的世界里,人们才有可能幸福地生活。
《橄榄》是写初恋的作品,作品中充满了一种苦涩、惆怅的情调和期待。文章开头,寒冷的冬季,一片密集的橄榄树林,有一个人想寻找橄榄林中剩下的一颗生橄榄,可是,她走遍林子再也找不到一颗了。作品从写橄榄过渡到了写人,“尽管至今我并不知道他的名字”,然而,“想要忘掉他是不可能的。” 这个人是谁?他和橄榄树又有什么关系呢?“那多年前尝过的橄榄,又从嘴边汩汩地流进了心底”,一句过渡到文章的重点部分。文章结尾部分,“我”又徘徊在那密集的橄榄林中,寻觅那侥幸留下的青果。想起橄榄,便又想起男青年穿的发白的拉链衫。“我”渴望见到他。幻想着坐在观众席上,观看他导演的戏。一颗由苦变甜的青橄榄贯穿全文。那橄榄清凉爽口,透着一丝清香,又微含了某种苦涩——那味道具备了它自己才有的独特的美,而美,是说不出的。青橄榄,使他们止息了哀叹和哭泣,从阴暗的小屋,走到广阔的原野,渡过了没有太阳的日子,寻找着期待的光明。
《橄榄》 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十年动乱时期不正常的政治生活,揭露了“血统论”的流毒,反映了青年人的压抑心情和热切希望结束动乱生活的良好愿望。作品的这一主题,不是在广阔的背景下,用重大题材展示的,而是通过两个青年的排戏、升学、命运表现出来的。这足以显出作者认识生活、开掘题材的功力。作品中写男青年的落第和到新疆去,仅仅用了两句话。为什么所有的考试都是第一,每次参加复试都在前三名的男青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会不取呢?是因为父亲的关系。在人格受污辱、人性被扭曲的那个时代,父亲的莫须有的罪名,葬送了儿子的美好前程。至于作品中的“我”远走天涯的原因,已经无须交代了。作者在细节描写上巧运匠心,收到了“以一斑见全豹”的艺术效果。把两个青年的命运放在十年动乱的背景下,尽力展现它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读者也只有联系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作品中青年的苦涩和哀怨的心情,才能体会普通青年人的高洁心灵:他们在逆境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他们对朋友的怀念就是对黑暗年代的谴责,由此也可以领悟到作品反复引用的海涅的诗:“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新春会交还给你。” 它对女学生的一生都发生了不平常的影响,只有当她遭到同样处
境时,才真正理解了这两句诗的真正含意。人们读后感到的是酸涩和沉重,以及酸涩后头的一股醇郁的香味。
(沈其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