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原文及鉴赏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②,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③。昭王薨④,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⑤。
是时,范雎亡魏相秦; 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⑥,士无贤不肖⑦,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⑧,致食客三千人⑨。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⑩。
公子与魏王博(11),而北境传举烽,言 “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 “赵王田猪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 “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 “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 “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12)。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13),不肯受,曰:“臣修身絜行数十年(14),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15),虚左(16),自迎夷门侯生(17)。侯生摄敝衣冠(18),直上载公子上坐(19),不让,欲以观公子(20)。公子执辔愈恭(21)。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22),愿枉车骑过之(23)。”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24),与其客语,微察公子(25),公子颜色愈和(26)。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27)。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28)。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徧赞宾客(29),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30)。侯生因谓公子曰(31): “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32)!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33),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34),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35)。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36),过客以观公子(37),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38),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侯生谓公子曰: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39)。”公子往数请之(40),朱亥故不复谢(41),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42),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43),又进兵围邯郸(4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45),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46)。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 “吾攻赵,旦暮且下(47),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48),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49)。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50),让魏公子曰(51):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52),以公子之高义(53),为能急人之困(54)。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55)! 且公子纵轻胜(56),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57)!”公子患之。数请魏王(58),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59)。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60),计不独生而令赵亡(61),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62),欲以客往赴秦军(63),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64)。辞决而行(65)。侯生曰: “公子勉之矣(66)! 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67),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68),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69),我岂有所失哉(70)?” 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71),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72),何功之有哉! 尚安事客(73)?然公子遇臣厚(74),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75)。侯生乃屏人间语曰(76): “嬴闻晋鄙之兵符(77),常在王卧内(78),而如姬最幸(79),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80)。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81),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82)。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83),顾未有路耳(84)。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86),夺晋鄙军(86),北救赵而西却秦(87),此五霸之伐也(88)。”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89)。公子即合符(90),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91),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 不听,可使击之。” 于是公子泣。侯生曰: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公子曰: “晋鄙嚄唶宿将(92),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 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93),而公子亲数存之(94)。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95)。” 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 “臣宜从,老不能; 请数公子行日(96),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97)。” 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98)。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99),何如哉?”欲无听(100)。朱亥袖四十斤铁椎(101),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102),下令军中曰: “父子俱在军中,父归; 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103)。”得选兵八万人(104),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105),遂救邯郸,存赵。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106), 平原君负韊矢, 为公子先引(107)。赵王再拜曰: “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108)。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鉴赏】
《信陵君窃符救赵》为《史记》人物传记之精品。文章以礼敬侯嬴、窃符救赵,赞扬了信陵君礼贤下士的高贵品质和救赵存魏的爱国精神。信陵君的 “仁而下士”,绝非“徒为豪举”,更不是结党营私。而是出于国家安危的考虑,这正如文中所说: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的 “窃符救赵”,也不是简单的 “急人之用”或高义重信,而是出于联合抗秦的需要。联合抗秦,则魏国存,否则必速亡。公元前260年,秦军攻赵,一夜坑杀赵卒四十万。公元前258年,秦又兵逼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这一年信陵君窃符救赵,联合退秦。而在此之前几十年间,秦军多次攻魏,夺占魏国河西、上郡等大片土地。山东六国,唇亡齿寒,必须合纵抗秦,方能救亡图存,避免亡国之祸。信陵君正是站在这个战略高度,才不惜冒 “窃兵符”、“杀晋鄙”、“矫魏王令” 的罪名,“北救赵而西却秦”,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个人名声而“以便国家” 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信陵君的形象大放光彩,博得了千古赞扬。
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礼敬侯嬴,第二部分写窃符救赵。前部分为后部分作铺垫,是宾; 后部分是前部分的深化,是主。前部分虽重墨浓彩,精雕细刻,极写侯嬴的家贫位卑、傲慢无礼,是以宾见主、烘云托月,明写侯嬴,实赞公子。后部分窃符救赵的描写,作者也仍然在侯嬴策划窃符夺兵权处,泼墨如水,然侯嬴的形象虽丰满突出,却丝毫没有喧宾夺主,相反,信陵君的人品、思想却被烘托得更加光彩夺目。另外,作者还用市人、从骑、宾客、朱亥、如姬等人作陪衬,众星捧月般地突出了信陵君的形象。
除侧面烘托外,作者还采用了正面描写、反面对照的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示信陵君的性格。如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公子执辔愈恭”、“公子颜色愈和”、“公子起,为寿侯生前”等大量描写,皆为正面描写; 而“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等,则属反面鉴照,魏王政治上的鼠目寸光,军事上的畏秦如虎,反鉴出信陵君的远见卓识和英勇无畏。
语言方面,语无致饰,文不炫彩,有一种清水芙蓉,天然真色之美。人物语言也人各有声,口吻毕肖,适合各自的身份、性格和处境,能使人闻声辨人知性。如侯嬴的几段对话,表现出侯嬴的老谋深算、沉着老练、重义轻身、以死相报的性格特征; 又如朱亥,在文中只有几句话,却强烈地表现出他真率磊落、不拘小礼、“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的侠义品格。此外,叙述语言还极富感情色彩,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公子的推重和爱戴,对侯嬴、朱亥等下层人士的歌颂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