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答卢谌书》原文及鉴赏
刘琨《答卢谌书》
琨顿首。损书及诗①,备辛酸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②,执玩反覆,不能释手。慨然以悲,欢然以喜。
昔在少壮,未尝检括③,远慕老庄之齐物④,近嘉阮生之放旷⑤,怪厚薄何从而生,哀乐何由而至?
自顷辀张⑥,困于逆乱,国破家亡,亲友凋残。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 块然独坐⑦,则哀愤两集。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譬由疾疢弥年⑧,而欲一丸销之⑨,其可得乎?夫才生于世,世实须才。和氏之璧,焉得独耀于郢握⑩;夜光之珠,何得专玩于随掌(11)?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但分析之日(12),不能不怅恨耳。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也。
昔騄骥倚辀于吴坂,长鸣于良乐,知与不知也(13)。百里奚愚于虞而智于秦,遇与不遇也。今君遇之矣,勗之而已(14)。
不复属意于文(15),二十余年矣。久废则无次,想必欲其一反(16),故称指送一篇(17)。适足以彰来诗之益美耳。琨顿首顿首。
【鉴赏】
西晋 (265-420)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深化,匈奴族刘渊父子、羯人石勒等相继起事,晋朝在北方的政权垮台。在这国家遭乱的时代,刘琨在北方辗转抗敌卫国,并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认识到了务实救国的重要,企望着能被识才者重用而为国一展宏图。在这封赠答好友卢谌的书信中,他就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满腔忧愤之情,写来深挚动人,爱国情感洋溢。
在书信的开篇,作者先叙述了自己接到卢谌赠诗及书信后反复阅览、难以释手、感慨良多的情怀。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二人深厚的情谊和彼此共通的思想,这为下文作者回顾人生、喟叹现状、劝勉友人奠定了感情基础。
接着,作者回顾自己少壮时代也曾追慕老庄哲学、追求行事的放任旷达,认为人生境遇的哀乐、厚薄实际上都并不存在。可自从外族入侵、战乱爆发,才真正懂得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而朋友短暂的相聚,那“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 的场面更为这萧瑟惨淡的乱世人生平添了一分辛酸感触。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巧妙运用细节的刻画道出了人之常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危难之时,作者深深认识到,国家民族离不开人才,他劝勉远方的友人: 虽然分离使人怅然,但发挥自己的才智为国出力,应该当仁不让。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他发出了“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也”的喟叹,对道家思想得出了新的认识,这在六朝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作者再次劝勉友人珍惜时机、坦然赴任,也表露出自己期待伯乐、图展大志的愿望。
这则书信文笔沉郁,用语凝练含蓄,且精用典故,字间传情。作者在和友人的对话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安危紧密相连,直面自己的思想历程,展现出了一位爱国志士宽广博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