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锁门》原文及赏析
过去,我几乎没有锁门的习惯。年幼时在家里,总是母亲锁门,放学回来,见门锁着进不去,在门外多玩一会就是了,也不会着急。以后在外求学,用不着锁门;住公寓,自有人代锁。再后,游击山水之间,行踪无定,抬屁股一走了事,从也没有想过,哪里是自己的家门,当然更不会想到上锁。
进城以后,我也很少锁门,顶多在晚上把门插上就是了。
去年搬入单元房,锁门成了热话题。朋友们都说:
“千万不能大意呀,要买保险锁,进出都要碰上呀!”
劝告不能不听,但习惯一下改不掉。有一次,送客人,把门碰上了,钥匙却忘在屋里。这还不要紧,厨房里正在蒸着米饭,已有二十分钟之久,再过二十分就有饭糊、锅漏并引起火灾的危险,但无孔可入。门外彷徨,束手无策,越想越怕,一身大汗。
后来,一下想起儿子那里还有一副钥匙,求人骑车去要了来。万幸,儿子没有外出,不然,必会有一场大难。
“把钥匙装在口袋里!”朋友们又告诫说。
好,装在裤子口袋里。有一天起床,钥匙滑出来,落在床上,没有看见,就碰上门出去了。回来一摸口袋,才又傻了眼。好在这回,屋里没有点着火,不像上次那么着急,再求人去找找儿子就是了。
“用绳子把钥匙系在腰带上!”朋友们又说。
从此,我的腰带上,就系上了一串钥匙,像传说中的齐白石一样。
每一看到我腰里拖下来的这条绳子,我就哭笑不得。我为此,着了两次大急,现在又弄成这般状态,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我有了一所房子,有了自己的家门。我的家里,到底有什么宝贵的东西,值得如此戒备森严呢?不就是那些破旧衣服,破旧家具,破旧书画吗?这些东西,也并不是新近置买,不是多年就有了吗?“环境不同了,时代不同了。”朋友们说。我觉得是自己和过去不同了,心理上有些变化了。
我已经停止了云游的生活,我已经失去了四大皆空的皈依,我已经返回人间世俗。总之,一把锁把我的心紧紧锁起,使它同以往的大自然,大自由,大自在,都断绝了关系。
我曾经打断身上的桎梏,现在又给自己系上了绳索。
我曾经从这里出走,现在又回到这里来了。
1990年2月5日
孙犁《锁门》赏析
孙犁的这篇文章看似短小,其实提出的问题并不小,颇能发人深思。
作者过去为什么不锁门?因为除了自己的身体以外,一无所有,用不着锁门。
现在为什么要锁门?因为分到了“单元房”,房里有家具,有衣物,有书籍……这些都是私人财产,要防止别人窃取,所以要锁门。
但是,主人感到并不适应,他觉得“一把锁把我的心紧紧锁起,使它同以往的大自然,大自由,大自在,都断绝了关系”。
人本来是自由自在的,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现在却把自己关在一间,或一套,甚至是一幢房子里,用锁把门锁得紧紧的,而且认为这样最安全、最保险,再也受不到侵犯,殊不知这样做等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囚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有私人财产,怕别人偷盗了自己的财产,从而失却了生活的保障。
社会发展到今天,个人的家园不可侵犯,个人的财产不可掠夺,这是法律规定了的。所以用钥匙把门锁起来,无可非议。但是,万万不能因此把自己的心锁起来,让自己的心与社会、与家园之外隔绝,不能与别人沟通,失去了爱和恨,失去了同情和怜悯,那就等于把心束缚在裤带上了。
孙犁的这篇文章写的是用他一生的经历悟出来的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