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鉴赏

太尉执事②: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③。”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④,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⑤。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⑥,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⑦,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⑧; 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⑨,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⑩,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11),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注释】 

①枢密: 枢密使。宋代以枢密使为枢密院长官,与中书省之同平章事 (宰相) 等合称“宰执”,并肩负责军国要政。韩太尉: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县) 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曾任枢密使,封魏国公,死后谥 “忠献”。太尉,宋代定为武官的高级官阶。一般用作对武官的尊称。②执事: 官僚的下属人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执事”是当时书信中对收信人表示尊敬的称谓。③浩然之气: 正大刚直的精神。④太史公: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 (今陕西韩城) 人,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曾任太史令,故称“太史公”。⑤邻里乡党: 古代五户为邻,二十五户为里,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⑥百氏之书: 诸子百家的专著。⑦汩没(gumo): 埋没。⑧秦、汉之故都: 秦都咸阳 (今陕西咸阳市),西汉都长安 (今陕西西安市),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终南: 终南山,秦岭的主峰,位于陕西西安市西南。嵩: 嵩山,又称中岳,坐落在河南登封县西北。华: 华山,又称西岳,劈地立于陕西华阴市南。⑨苑囿(you): 帝王的花园。⑩翰林: 翰林学士。唐代始以文学侍从官选任,专掌内命,参与机要,号称“内相”。北宋始设为专职。欧阳公: 欧阳修。(11)四夷: 四方外族。周公、召公:周公名旦,召公名奭(shi)。他俩是周文王之子,成王年幼,周召辅政。方叔、召虎: 周宣王良将。 周宣王曾命方叔平定荆蛮、��狁 (xianyun)之乱, 命召虎平定淮夷之乱。

【译文】 

太尉执事: 辙生性就喜好做文章,对这件事情思考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作者精神气质的外在体现,但是文章是不能只学文辞技巧就能作好的,而气质可以靠加强修养得到。孟子说: “我善于培养我浩然的气质。” 今天观看他的文章,内容宽广、深厚、宏大、广博,充满在天地之间,同他浩然之气的大小相称。太史公旅行天下,遍及游览四海的名山大川,和燕国、赵国的豪杰英俊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放豪荡,颇有奇伟的气质。这两位夫子,难道曾经执笔学习做这样的文章吗? 那种气质充满在他们的心中,洋溢在他们的面貌上,激动得他们畅所欲言,却表现在他们的文章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啊!

辙出生已经有十九年了。我居住在家里,和我交游的,不过是自己的邻居同乡的人。看见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情,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上游览来开拓自己广阔的胸怀。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陈旧的著作,不足以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恐怕就此埋没,所以决心断然地舍去,访求天下的奇闻壮观,来了解天地的广大。路过秦朝、汉朝的故都,纵情地观看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 向北眺望黄河的奔腾激流,慨然地想象着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观看皇帝宫殿的壮美,和粮仓、兵库、城池、花园的富有且巨大,而后才知道天下的巨大和壮丽。看见翰林欧阳公,听见他的议是那样的宏博,看到他容貌的清秀魁伟,跟他的学生贤明的士大夫一起交游,而后知道天下的文章全聚汇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冠盖天下,国家有所依靠因而没有担忧,四地的外族有所畏惧因而不敢侵犯,在朝廷里你便是贤臣周公、召公,在外打仗便是良将方叔、召虎,但是辙尚未见到您啊!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记住那大的方面,虽学得多但又有什么用处呢?辙这次来,在山的方面,看见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 在水的方面,看见了黄河的宏大且深渊; 在人的方面,看见了欧阳公,可是还没有看见太尉。所以,深愿得以观瞻贤人的光采,听您一句话来壮自己的志气,然后可以说,看完了天下的伟大景观,而没有什么遗憾的事了。

辙年纪轻,没有能够通晓熟悉官场上的事务。从前来京,不是为获取斗升的俸禄,偶然得到的东西,不是自己快乐的。但是,幸而得到皇帝恩赐,归家等待选拔,使得有悠闲几年的时间,将愈加研究学问,并且学习治理政务。太尉如果认为我可以教诲,不以为耻辱来教诲我,就更加幸运了。

【鉴赏】 

宋仁宗嘉祐二年,苏辙考中进士。返乡时,苏辙给枢密院使韩琦呈上了这封信。此信着意表示对韩琦的仰慕求见之心,阐明了修养气质、生活实践、文章风格与写作水平有着必然的关系。全文分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劈头提出作文必须具有养气之功,“文者气之所形”的观点,接着以孟子、太史公为例就如何养气的问题,作了具体阐明; 第二段,阐明一般人与自身养气的问题; 第三段,叙说欲见太尉之意及其目的; 第四段,强调自己入京不是为了仕禄,以及自励与求教之意。全文理直气壮,层层深入,步步逼近,既论证了所要说明的问题,又充分表达了欲见太尉之意,顺理成章,文情奔放,挥洒自如,用语得体而自然。

字数:2523

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493-4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