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后记
编辑后记
《叔本华思想随笔》是韦启昌先生在我社出版的第二部译着,他翻译的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是他和我社的第一次合作。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世俗人生的看法,较之他的主要着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是极其通俗易懂的。但是要想读进去,仔细地倾听叔本华的智慧之言,仍需静下心来慢慢咀嚼。在编辑《人生的智慧》的过程中,我们把国内已翻译出版的这本书的几个版本拿来仔细看,比较一下韦先生的翻译水平与其他译着的不同之处。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认为韦先生的翻译工作是严谨认真的,纠正了许多其他版本中的翻译错误。韦先生用了两年的时间翻译这本16万字的着作,他非常喜爱叔本华的书,可以说爱不释手,他从国外回来时只带了一套德文版的《叔本华全集》,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来读叔本华的书。《人生的智慧》出版后受到欢迎,发行两个月就重印,并被一些报刊转载,其中就有广为中国读者喜爱的《读者》。
《叔本华思想随笔》是我社约请韦先生翻译的,他从《叔本华全集》的卷2、卷4中选了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11篇随笔(国内从未有人翻译),即论教育、论天才、论[413]美、心理散论、论命运、论性爱、论意欲在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等。在这些随笔中,叔本华依旧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释了对教育、天才、美的欣赏、命运、性爱等问题的独到认识,处处闪烁着叔本华思想的智慧之光。在这些篇目中,我们一方面可以领略叔本华思想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窥视到叔本华思想的偏激,这是我们不能苟同的。为了保持叔本华思想的全貌,并尊重译者的意见,我们在编辑过程中未进行删节,相信读者可以用自己的观点去分析叔本华的思想,取其精华。
韦先生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翻译。为了翻译这本书,韦先生辞掉了工作,在毫无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专心译事,而所得的报酬又是那么的可怜。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我钦佩他执着的精神与认真的态度。我终于明白了在我买来的许多译着中,为什么会有读不通的句子,不知所云的段落,自相矛盾的字词混杂在书中的各个角落,就像吃含沙带石的米饭。可见,认真负责的精神并不是每一个译者都具备的。
在这本书即将与读者见面并享受阅读叔本华
的快乐时,作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我想把韦先生写给我的一封信,推荐给读者,让读者和我一起了解韦先生是怎样地喜爱叔本华的着作,是怎样地背负着不理解而默默地付出,又是怎样以顽强的毅力完成这项工作的。
……
我为这本书花费了一年的时间,足足有六个月的时间几乎足不出户(除了偶尔到市场买菜),亲戚朋友都不知我干什么去了,因为我没有仔细告诉他们我在干什么。我是不愿意向他们解释为何赚不到很多钱但仍然搞这些在他们[414]看来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我对叔本华的着作非常非常欣赏。十多年前我就开始阅读他的书了,但那时我也阅读其他的书。近年来我越发喜爱这位哲学家的书,其他的书甚至引不起我的兴趣了。美国作家爱默生也是我的至爱,但与叔本华比起来,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其实,我的德文就是读叔本华的书学会的。当初翻译《人生的智慧》,我是全凭对这本书的喜爱,加上我在看了其他的中译本以后,更下定决心把真正的叔本华的思想原汁原味地介绍给大家。也真多亏了你的热心,才有了现在这本在我看来比《人生的智慧》学术价值更高的着作。翻译这本书就像是怀孕、分娩——在整个过程中劳累、焦虑,尤其是为了一句话或一个词而搜肠刮肚的时候。几次想暂时放下,但一想到交稿时间和翻译出版以后的价值,我就又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但就像生孩子,作品出来以后,才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放弃努力,尤其是我对这次的译作还算比较满意。看着现在的书稿,我还是忍不住夸赞自己的坚持和毅力。但心中真的怀有对你的谢意。如果没有你的约稿,这本书不会现在完成。我修改了不下五遍,全部的稿子摞起来真的有一堆了。我比较喜欢译高水平的书,但译高水平的书又往往不赚钱,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搞真正有价值的书。这就是我的命运,自己为自己找借口,硬是走上一条必然的道路。翻译这样高水平的书能给自己带来不少的满足感和喜悦,这确实不是金钱所能给予我的。翻译叔本华的书耗时、费力,并且还时常吃力不讨好,因为这种哲学书,无论遣词造句,还是其他方面的知识,要求都非常高。可这种书的销量又令人担忧。对这样高水平的着作,没有一种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415]苟的精神是没有资格翻译的,谢谢你们出版社对我的赏识和信任!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想把叔本华的《论文体》、《论音乐》、《论外语学习》、《论文艺评论》等一系列通俗易懂的随笔译出来。在德国和英国,叔本华是相当流行的,这些国家读者的水平由此可见是比较高的。我想我还是愿意把好的着作翻译出来与人共享。
为了满足读者对叔本华的阅读和喜爱,也为了更好地推介叔本华的作品,我社修订再版此书。广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人生的智慧》也同时修订再版,并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图片。欢迎读者一如既往地给我们来信,畅谈您的阅读感想。
2005年1月26日
责任编辑:任俊萍
封面设计:王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