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8-01-29 20:43:48 我要投稿!
【第1篇】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古老的节日。清明节在每年春天的四月四号到六号之间。这一天我们的家家户户都要去祭奠死去的亲人们。
这时正是漫长的寒冬过去了,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春天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一会儿春风和煦地吹拂着我们的脸;一会儿春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使大自然格外的清明。
妈妈对我说:“清明节是最有诗意的节日。”我翻阅了《少儿读古诗》这本书,找到了唐代诗人韦庄的“满街杨柳绿似烟,化做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的诗,还有宋代诗人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诗,更有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都描绘了清明这个节日带给人们是诗一般的精神享受,特别是杜牧把清明与“雨”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使这种诗意达到了极致。
我喜欢清明节是另有原因的:因为到了清明节这一天我终于有机会去郊外拥抱春天了。第一个机会是学校组织我们去春游,那时,师生将乘坐大巴车一路上欣赏这春天的美景来到风景如花的山上、草地上或好溪边的柳树下,尽情享受着春天的快乐。第二个机会是和我们张家的所有成员结伴扫墓,那时,我们会带着鲜花、水果和糕点,祭奠张家的祖先,我们排着队在墓碑前鞠躬行礼,奶奶鞠躬的时候,喃喃地说:“爸爸妈妈,我们来看望你了”然后,我和表哥、表妹们在山上追赶疯跑,释放我们的青春活力,我们各自带着自己喜爱的玩具,如跳绳、空竹、风筝等在山下的空地上各展现自己的“绝活”。直到听见“我们走了!”一声喊,我们才依依不舍的走向各自的车子,互相挥挥手,奔向同一个目的地——安乐园餐厅。
在回程的车上我沉浸在不舍离去的心情中,奶奶却和我耳语:“这次活动可以叫扫墓,也可以叫踏青。我们把扫墓和踏青结合在一起了”。
归途中,我在想着明年的扫墓和踏青。因为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我小学生活中最难以忘怀的,所以清明节是我不可能忘记的节日之一。
【第2篇】
时间似流水,一去不复返,眼看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情似乎也变得沉重起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七绝好像在耳边回着。
在中国传统文 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但在起初,它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如民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后传说与纪念春秋时代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有关,于是便有了寒食节(清明前一天)、清明节。清明节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而今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记得,小时候对清明节的印象特别深,因为那时我们就可以和父亲叔伯堂哥堂姐一起去祭拜爷爷,爷爷去世时我才三岁,什么也不懂,所以也对“不在了”,这个词没什么概念,祭拜时看到大人们的心情有点沉重,才没敢吓闹起来。等到大一点懂事了女生的却没跟着去了,现在想想当时的确很不懂事。
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一种骨肉亲情的伦理道德,一种传统的社会风尚,这能表达后辈人对先辈人的怀念和感恩,通过清明祭祖活动,到老人及其他亲人的坟上看看走走,可以缅怀骨肉之情,可以慰藉逝者的在天之灵,虽从唯物主义角度看逝者没有灵魂,但对活着的人来说,逝去的亲人永远活在心里,他(她)们的音容笑貌,他(她)们的优秀品质、他(她)们那慈父慈母的恩德,他(她)们血脉相连的亲情,永远地铭刻在自己的记忆中,甚至会成为鼓舞自己、奋斗进取、坚强地活出个样子来的精神支柱。
清明节,清明节的内涵,这恐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祖祖辈辈的血脉相承吧。
【第3篇】
早晨,太阳暖暖地照进我窗户,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赶快起床。今天要去外婆家。很快,我们一家人踏上了去外婆家的路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今天却是万里无云,天空湛蓝深远,微风吹拂,空气中还夹着青草的香气,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今天去外婆家上坟顺带踏青,又有好天气相伴,心情是格外的好,格外的灿烂。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外婆家,和已到的阿姨、阿姨夫、哥哥、妹妹他们会合,外公带队,一行十多个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一路上风光秀丽,风景如画。金黄的油菜花大片大片的,像一块金灿灿的金子,耀眼夺目。山上的桃花、梨花开了,红嘟嘟的,白莹莹的,这里一簇,那里一片,映在绿叶丛中,好似一块大花布,绚丽多彩,真迷人……
来到外太公坟前。现在上坟不像以前,既放鞭炮又烧纸,一个不环保,还有一个又不安全。今天我们带来了鲜花、水果和糕饼。外公和阿姨他们忙着把坟周围的杂草、枯叶搞干净。我们小孩也不闲着。这里到处都是胡葱,棵棵养的肥肥的。大家呼啦一下子散开,朝着再大的下手。不知怎么搞的,好好的一棵胡葱到我手里大部分就散了架,下半截还留在泥土里。是不是用力不够?肯定是的,两只手一起上肯定行的。我边想边伸出另一只手,蹲下身子,暗暗用力往上一拔,哎呦!差点摔倒,可到手的胡葱仍然还是散了架的。怎么搞的?真失望。我边檫着汗边朝着哥哥他们手上看去,哥哥已拔了一大把了,一棵一棵清清爽爽的。“取经去,”想着我奔了过去。“拔得时候手要拿在根部,然后再用力,这样拔出来的胡葱就不会散架了。”哥哥边示范边解说。果然,按照哥哥的方法拔出来的胡葱就是一棵一棵的了。看来事情不分大小,每做一样事情都要动脑,用蛮力是不行的。没多久,我也轻松拔了一大把。
“快都过来,拜太太了。”大人们已经搞干净,摆上供品,等着我们去呢!大家一字排好,外公在前面说着一些吉利的话,我们带着一脸虔诚,一起拜太太。结束后,我们小孩人手一把胡葱,比着谁多谁少,满手的香味,叽叽喳喳一路说笑着下山回家了。
【第4篇】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节,我都会想起杜牧的这首诗。
清明节那天,天空灰蒙蒙的,云层也是那样的厚,丝毫不见阳光。我和父母一起出去郊游踏青。我们走在平坦的石板路上,小草顽强地从土里钻了出来,叶尖上还挂着几滴晶莹的露珠。桃花经过风雨的洗礼,显得更加娇媚了,好似少女粉艳的嘴唇。村子里不再那么喧闹了,人们都自己做着自己的事。只有树上那几只鸟儿还在于叽叽喳喳地叫着,几个年幼的孩子在嬉戏打闹。
我们决定爬山,采摘清明菜。我们走在泥泞的山路上,树木高大挺拔,叶片苍翠欲滴。我们一路爬到了半山腰。山涧的溪水淙淙的流着, 我们找到了清明菜!清明菜有绿色的叶片和枝茎,还开着一朵朵小小的,淡黄色的花。跟普通的植物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全身都毛茸茸的,这便是它跟别的植物的不同之处了。
我和父母一起采摘清明菜。 大家齐心协力,所以不一会儿就采摘好了。我们用溪水清洗好了之后就开心的下山了。
我问妈妈清明菜采来干吗呀?妈妈告诉我说,清明菜可以用来做清明粑呀!“那清明粑拿来又有什么用呢?”我又问。妈妈笑着说:“傻孩子,当然是吃了呗。”“那吃了有什么用呢?”“你这孩子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清明菜呀,可以清热解毒。做成清明粑更加清香。现在你知道了吧。”回到家之后,妈妈把清明菜切的细细的,和糯米团混在一起。等油七分热之后再放入锅里炸,炸至金黄就可以捞出了。炸好后的清明粑,外表金黄酥脆,里面更是软糯清香。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次的清明郊游,真让我有了不少的见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