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背后的动物工业流水线》原文_作者:姜智鹏
寂寞的“爱马仕鸵鸟”
南非,距离约翰内斯堡500公里的乡间,是鸵鸟的家园。
在开阔的热带草原和沙漠,时常可见几十只两米多高的大家伙,炫耀般地展开双翼,以每小时50公里甚至70公里的速度奔驰。它们偶尔会冲进斑马、羚羊、长颈鹿群里,这样,就能吃到被这些食草动物从草丛里惊起的昆虫和其他小动物。
只是,这一切和“爱马仕鸵鸟”无关。
在约翰内斯堡乡间的一个农场里,曾经的爱马仕皮具公司主席兼总裁克里斯蒂昂·布朗卡尔特看到的是另一种“鸵鸟”:一个个被称为“爱马仕之蛋”的鸵鸟蛋被分开放置,每一枚蛋均被小型木制围栏单独隔开。
被冠以“爱马仕”之名,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雏鸟就只能过着隔离的生活。
克里斯蒂昂·布朗卡尔特在他写的《LUXE》一书中说:让群居的鸵鸟违背天性,是为了让它们不会互相打斗,甚至不会在奔跑时撞及任何障碍物0
而这,又是为了让这些鸵鸟的皮肤完美无损,不会有擦伤的痕迹。在这些鸵鸟被扒下皮制成包之后,爱马仕的顾客能够感受到爱马仕“精益求精”的品质。
雏鸟渐渐长成庞然大物,寂寞却挥之不去。“爱马仕”的鸵鸟只能在农场细致入微的保护下独自奔跑,不管它们如何用热切的大眼睛,注视着远方同类们挤挤攘攘共同狂奔时掀起的烟尘。
在爱马仕的体系里,一只鸵鸟的生命,禁不住一只小小皮包的消耗。鸵鸟最终却只有颈背部到尾部的皮革有价值。在人类眼中,只有这部分的毛孔最均匀,一颗颗凸起的小圆颗粒,不规则地构成图案,且没有两幅是完全相同的。
最终,由几只鸵鸟“贡献”出的、一个肉眼很难看到的叮咬疮面都没有的皮革,汇聚到爱马仕的工匠手中。
越是稀少,越是珍贵。尽管每只鸵鸟皮包标价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人民币,依然有消费者在爱马仕的等候名单上,加上自己的名字。
一个爱马仕Birkin皮包,通常要在订购半年到1年后才能拿到货。如果要购买自行选择皮料、扣件的MADE-TO-ORDER(定制)Birkin包,等待时间甚至长达五六年。
也就是说,当鸵鸟还只是雏鸟,甚至还未破壳而出时,它们就已经被奢侈品的用户所殷殷期待。
文身猪的悲哀
猪皮本不受奢侈品牌青睐。它既不如蟒蛇皮、鳄鱼皮、鸵鸟皮稀有,也不如水貂皮、狐狸皮有质感。但是,被文身的猪皮,就不一样了。
2008年的北京,曾有一家“艺术农场”。在这里,来自比利时的威姆·德沃伊饲养了一批欧洲进口的猪。
农场对外说:这些猪被按照艺术品的价值买了保险,在户外活动时,还会被抹上厚厚的防晒霜以免晒黑。回到猪圈,这些猪也享受到了同类们无法想象的待遇:电风扇、暖气片、活水渠,一天洗好几遍澡。
待遇好,是因为品相好。这些猪身上,都被文上了美丽的图案:迪士尼人物、玫瑰花、天使,以及香奈儿和LV的LOGO。
北京媒体当时的报道说,对于文身猪的待遇,威姆·德沃伊认为理所当然,因为“猪就只是猪,不是大师设计的椅子或者电脑。只有当它们被精心地文上独一无二的图案和花纹,才有了自己的精神和名字,猪的个体价值得到了提升。即使猪死去,文身作为猪的一部分却可以长久地保留下来,成为一幅有生命的画卷”。
对于给这些猪文身的过程,艺术家自己讲述的是:“每次开工前都要给猪上足麻药。而且猪每次昏迷的时间又不能超过两小时,所以我只好把文身时间缩短到一小时。这么一来,绘制那么一幅作品就要花上数个月,这种速度大概比很多油画家作画还要慢。”
由天使之爱罹危流浪伴侣动物救护志愿者团队中的志愿者发布的倡议书《敦请香奈儿停止关于动物文身类产品衍生品的制售交易》说:“猪皮文身,在猪幼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在随后的一年左右时间里,随着它的成长发育,要再进行几十次补文,甚至几百次。文身的时候,为了保证猪的存活,不能进行深度麻醉,只能保证控制其大幅度挣扎。方式是用一支电的文身枪扎刺其皮肤,还要填入不褪色颜料。”
奢侈品牌香奈儿因为这些猪,还险些将威姆·德沃伊告上法庭。但香奈儿不是为猪出头,而是恼火品牌LOGO被滥用。最后的结果是双方达成了商业合作,文身猪的皮,被香奈儿制成了限量版的文身猪皮包。
水貂、浣熊、绵羊、狐狸们的故事
不仅仅是文身猪和鸵鸟,更多的动物正以奢侈、精益求精、保护皮毛的名义,受到摧残。
公开资料显示,在白俄罗斯,每年有8万多只水貂被杀害。为了完整地获得毛皮,人们通常用在肛门过电的方式让水貂死亡。这种方法效率并不高,几乎所有的水貂都必须经过多次电击才会死亡。
在美国,养殖场也会用注射杀虫剂到心脏的方式杀死水貂。通常,水貂会痉挛10分钟之后才死亡。
在印尼,浣熊被人用木棍敲击头部,或抓住尾巴整个举起然后重重摔死。
在善待动物组织亚太分部的网站上,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在澳大利亚,农民为了生产更多羊毛,专门培植了皮肤有很多皱褶的美利奴绵羊。羊的皮肤皱褶易于聚积尿液,潮湿的皮层吸引苍蝇寄居并产卵。为了清除啃食羊皮的蛆虫,每年都有数百万只羊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被硬生生切除臀部大块的皮层和肉。
在北美一个养殖场里,狐狸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都被关在笼子里。一个大小约0.75平方米的笼子里,蜗居着4只狐狸。貂的生存空间更小。国外动物学家发布这样的研究报告:拥挤的囚禁生活,会促使狐狸、浣熊、貂等小动物自相残杀。
奢侈品挥霍了什么
用动物毛皮制作皮具、服装,有着悠久的历史。围绕动物命运而来的指责和争论也始终没有结果。比如,人们拒绝皮草服饰,是否也应该不吃肉、不穿皮鞋呢?在西伯利亚等寒冷的地区,很难找到比皮草更保暖的服装材料,是否又该为了保护动物而改变延续上千年的传统?
伴随着奢侈品在全世界的大众化、平民化浪潮,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被“奢侈”。
奢侈品最本质的概念,是少数人拥有,多数人梦寐以求。但现在的奢侈品,却走上了多数人拥有的道路。越来越多家族化经营、手工生产的奢侈品,转变为流水线生产、商业化运营。
奢侈品失去了文化土壤,只能以用料来强调自己的高端性。
现在,奢侈品将力挽狂澜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还刚刚走进奢侈品的大门,高昂的价格、奢侈的用料、炫目的包装,还能制造出巨大的吸引力。也正是因为不成熟,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还不知道,今日他们为之癫狂的奢侈品其实早已沦落,让他们一掷千金买单的那些商品,在欧洲,非但不能彰显身份和地位,反而越来越遭受非议。”一位业内人士说。
中国消费者应该思考的是,这些价格高昂、代价重大的商品,真的还是奢侈品吗?奢侈品带给消费者的,究竟是什么?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