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变世界》原文_作者:吴晓波
在创新中前行
创新(Innovation),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知识创新,科学创新,事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艺术创新,实践创新,研究创新,设计创新,行动创新,工作创新,生活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活动,人类才得以改造自然,实现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扩大,最后创造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21世纪,创新更将是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创新可大可小:大可改变人类命运,小可增进人生幸福。于个人,可增强其个人竞争力,有利于在社会立足;于集体,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创造集体业绩;对于国家和民族,则可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在哪里?创新就在你周围。创新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你的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社会的每一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只要你对哪方面有兴趣,就能试着去创新。机遇是靠自己争取,创新是靠自己实现,这是创新精神之所在。创新没有理由,创新不需看学历、看长相、看职业。创新是从你的每一个举动开始的,一些微小的事物,都能成就创新。只要我们想创新,周围的事物都在等着我们去挖掘。
一点小小的改进、一种新的方式就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0这一点小小的改进,便是可贵的创新。
实现创新是目的,勇于创新是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可以使人的思维更加活跃,想法更加多元,能促使人不断去发明创造。创新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前路漫漫,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时,只有大胆创新,才不会失掉文化的灵魂。对国家而言,这是历史赋予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永久重任;对世界而言,人们终将在持续创新的坐标中,为世界的更加和谐发展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创新从身边做起,创新从现在做起,让我们携手创新,创想未来!
创新威力不凡
从过去到现在,创新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创新也让我们看到了想准确地预测未来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充分体现,还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近些年来,人们对创新的关注越来越多,创新已经从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成为各学科、各行各业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创新”一词原用于艺术界,最早由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用于对经济增长动力的分析。1912年,他在《经济发展概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于“创新”。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创新是创造性破坏的狂飙”。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认为,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获取(支配)新的资源(或货源、原材料)、新的组织形式都属于创新的范畴。
创新击破了许多大人物的预言:1901年,戴姆勒汽车创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预言,由于司机的缺乏,未来全球对汽车的需求不会超过100万辆。但是,到了2000年,全球累计汽车产量6亿辆。
当我们去观察19世纪和20世纪的发明和创新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发明到创新的过程,存在着滞后期。而这个滞后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缩短。例如,1859年日光灯从发明到创新中间有79年的滞后期,而到了1938年圆珠笔从发明到创新仅用了6年时间。短短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滞后期的快速缩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离不开发明者与创新者的合二为一,更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源头整合方式的有效提升:市场拉力和技术推动的整合与互动方式的革命性变迁。
自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创新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引领着我们前进。从1769年法国人居纽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到如今的混合动力汽车,汽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的创新所带来的规模化优势,成为了汽车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信用卡的出现不仅让全人类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都改变了,而且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集装箱使高度自动化、低成本和低复杂性的货物运输成为可能。而在1956年集装箱出现之前,人们很难想象美国的沃尔玛能够遍地开花。而在集装箱出现之后,以至于某件东半球的产品运至纽约销售,远比在纽约近郊生产该产品更划算。不起眼的集装箱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成本,实现了货物运输的标准化,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世界经济形态因此而改变。还有许许多多生活工作中的小物品,例如橡皮、回形针、拉链、遥控器、易拉罐、计算器等等,这些创新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创新引领未来
创新改变了过去,它将继续引领着我们走向未来。就像工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人的体力的延伸,如今的信息革命则使人类的智力得到了极大的延伸。智慧地球将会是未来创新的大趋势。
智慧地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甚至人与物之间互相交流的方式。如今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基础设施的完美结合,使得政府、企业和市民可以作出更明智的决策。智慧方法具有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三大特征。
智慧地球的出现将使中国产生巨大变化。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等也将应运而生。我国的劳动力和投资由劳动密集型向“智慧型”相关产业的转变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更智慧的工具管理环境,减少碳排放、减轻污染、构建智慧的能源基础设施,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环境得到保护;建设智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使人们过上更便利和高质量的生活;构建一个动态的智慧业务机制,整合企业信息系统,将使企业成为快速响应市场的更具竞争性的企业。
以智能电网为例,丹麦一家最大的能源公司,其采用包括对远程设备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的解决方案和重新设计了业务流程后,可以将停电时间缩短5%~30%,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电量,大大节省了额外发电的开支。我国是电力能耗的大国,且地区分布不均匀,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实施不仅可以实现更智能的电力消费决策,最大化实现可再生资源的供电,大大降低开支,而且可以实现各地电力的平均分配,实现村村通电、户户用电。
创新强大中国
在创新发展之旅中,还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形态。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技术创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超企业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出现的时间很短,其引起广泛的重视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互联网在商业世界的普及应用密切相关。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形式,是已有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再定位和提供顾客产品与服务的新方式。在新创新模式下要取得成功离不开功能价值与体验价值相结合,虚实的结合使商业模式创新更具有时代特点。企业核心能力与产品价值链核心环节相匹配也是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关键点之一。
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商业模式创新,可分为基于关系的变革和基于位置的重定位两种。其中基于关系的变革中,关系内容包括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快捷可靠的超级服务,关系方式有顾客参与、非传统契约(合作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标准联盟);基于位置的重定位分为价值网络的拆分、延展、整合。以前的创新是基于价值链的创新,从厂商视角出发,从企业内部相对稳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价值创造主要通过前后相继的生产经营环节产生。当价值链向价值网络进行转变时,视角和价值创造的环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视角从企业离开,甚至不在产业,而在于整个价值创造系统,重视网络中相关主体各自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也转变为通过合作关系共同创造价值。
你们是否听说过“网娃”,它是一种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将传统的玩具制造与网络游戏进行巧妙结合,通过网络技术,为每个玩具精心创造设计一个可以延伸产品生命的虚拟世界。消费者购买到可爱的毛绒玩具后,可通过其所拥有的密码进入一个儿童益智网站,孩子们可以在那里领养一个与所购玩具一模一样且与自己同岁的宠物,在虚拟的社区里一起学习、游戏、生活,扩展知识面,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网娃”的成功是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典型案例,他们在取得第一步的成功后也将继续保持着这种创新的优势,并实现“打造中国自己的迪士尼”的目标。
作为人力资源大国,中国可以也必将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成为“智慧革命”的领导者,从而在智慧地球的实现中发挥重大作用,获得更大收益。不但能在短期内战胜一些关键的风险与挑战,而且会为长远的健康、和谐和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我国正在大踏步地进入智慧电力时代。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概念股共有18支。2009年,我国一家能源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商业模式创新,在两年内将太阳能组件的成本降到每瓦1.2美元,逼近光伏巨头美国第一太阳能有限公司每瓦低于1美元的成本价;依靠技术创新,使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8%以上,衰减率控制在1%以内。与此同时,2010年1月,国内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薄膜电池也正式下线。
一项技术能够引发一场革命,国家竞争力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当今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来拉动发展,实现转型升级。中国GDP占世界GDP总量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中国再也不是靠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的发达国家的“长工”,而是昂首阔步进入了凭创新取胜的时代。
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我们要做的还很多,中国在自主创新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相关研究质量不够高、整体意识薄弱、缺乏氛围和制度保障、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等,这些问题如不克服,将会成为中国崛起的一个很大的障碍。但与此同时,我们能做的也很多,而扎根于中国的现实,正确认识和理解创新则是成功的关键。
在具体行动上则应该落到实处。即,首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其中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至关重要;其次,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人才是创新的发动机,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与社会责任的人才,才能为中国发展输送足够的动力;最后,抓住新的平台技术出现的重大契机,加速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实现创新与价值创造互相转化的良性循环则是实现中国崛起的有效路径。(本文有删节)
摘自《解放日报》2010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