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原文_作者:安宁

他是我认识的一位教授,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威望,他门下的弟子,也个个都是精英。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许多年前,他就奉行一个原则,即每年只带一个博士生。即使如此,报考他的博士研究生,依然如一波波海浪,今年败了,明年又卷土重来。其中有个叫凡的学生,就是这样进入了他的视野。

凡是个少见的有韧性的人,连续报考了3年,均以几分之差,屈居第二。第4年,凡又来考。他翻到凡的档案的时候,微微一笑,想,这次无论如何,也要给凡一个机会。这次,凡的成绩果然高居榜首。但是,就在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校长亲自打电话给他,说,按照惯例,我们总是要照顾一下自己学校毕业的学生;况且,第二名也并不一定就比第一名差的,明天面试完后,尽可能多地考虑一下,再作定论吧。

这几句话中的含义,他当然是明白的。每年总有一些人,千方百计地要左右他的招生视线,但他每次都能做到公平。可是,这一次,他却有些犹豫。校长为了招生,亲自打电话给他,还是第一次;而这个第二名的学生,与第一名的水平的确不相上下。这个学生,有较深的学术功底,校长有意栽培,定是想要为学校培养一些后备力量。当然,该生的家庭背景,亦是不容小觑的。但那个一连考了4年的凡呢?难道为了一份私心,就让正处在一份巨大喜悦中的凡,瞬间跌落到冰冷的海底吗?

那一晚,他枕着这些问题。辗转反侧,想得头疼欲裂,却依然难以入睡。第二天早晨,他打电话给另一位参加面试的教授后得知,校长也已经给这位教授提前打了招呼。他知道这次遇到的阻力非同一般,只好寄希望在面试中,第一名的凡能够发挥出色。但最后面试的结果,竟是两个学生的表现不相上下,难分高低。

面试结束后,他与另外几名教授就究竟是按初试成绩,还是按照优先考虑本校学生的原则录取,好一番舌战。最终,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录取。这是为了照顾校长面子的惟一可以选择的方式。在此之前,校长从来不过问他招收学生的情况,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决定。而这次,他在据理力争之下,很勉强地接受了这样一种方式。结果当然是在预料之中,他一直想要招为弟子的凡,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终被PK下去。

也就是从那时,他开始被一种奇怪的愧疚和不安折磨着,严重到每当看到这个新被招收上来的学生,就会想起凡。那一年,他比任何人都要盼望着下一届招生的到来。他想只要凡通过考试,无论如何,他都会将他招到门下,以此弥补曾有的过失。

但是,凡在那一年却没有报名0他在惶惑里,又度过了漫长的一年,而凡,依然没有来。他终于知道,那一次的错误,已经将凡的自信和坚韧彻底地击垮了。这个如此醉心于学术的学生,或许此后,再不会沿着这条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而他,原本可以“无视”权威,“无视”其他专家的意见,将凡领入向往的芳香之旅的。

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老态,为什么如潮水一样“唰”一下就席卷了来。他在那其后的两年里,面容倦怠、神思恍惚,常常在登上讲台看到下面学生的时候,就将要讲的内容统统地忘掉。而且走路竟也有些蹒跚起来,不过是63岁的人,竟有了83岁的老者才有的无法收拾的衰颓和溃败。许多人都以为他身体不好,劝他去医院诊治,他却总是慌乱地找理由推脱掉。他的记忆力迅速地减退,可是他却怎么也无法忘记凡转身时,那淡漠的眼神。它像一把利剑,冰冷地插入他的胸膛;而他的良心,却将那把剑推得更深。直至最后,他终于无法承受。

他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才通过许多人辗转找到几易工作的凡的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他没有来得及介绍自己是谁,便开口道:凡,你今年一定要来报考我的博士,只要你分数过了,我保证,一定让你顺利录取。而在听到凡的应答后,他便立刻挂断了电话,好像稍稍晚一秒,凡就会改变了主意。

凡终于在4年之后,成为了他的学生,而且是他的关门弟子。他在凡毕业的那一年,因病去世。他从没有告诉过凡,在那4年里,他曾与良心的利剑,进行了一场怎样艰难痛苦的斗争。最终,心力交瘁的他,向这把无形的利剑,举手投降。

凡自始至终,不知道这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所以,凡也从没有告诉过导师。其实,自己从来没有怨恨过他,是他那一年觉得累了,才放弃了继续考试。而当他接到导师电话的那一刻,他心底充溢的除了巨大的惊喜和感激,就再没有其他。

(选自《杂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