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地三和口语交际》教案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导入:同学们,叶圣陶经过细致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有句俗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想体验一下吗?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交流平台

1.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建造住宅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来描写,如:扒、搬、踏、推、铺。作者进行了_______的观察,才能写得这么准确?

小结: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板书:细致观察

2..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爬山虎的脚》中表示时间的词:不过几天、后来,说明作者不但细致观察,还长时间观察了一段时间,把爬山虎的脚写的这么详细。板书:连续观察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 到的,“安静”是作者用 到的,“弹琴”是作者用 到的。板书:调动感官

2.教师小结:这都是作者认真观察才写出来的。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首先,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准确必须进行细致观察;接着,要想写出事物的变化,还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后知道了观察时要动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舌头长和用心想等。板书:表达准确。

3.拓展阅读,想一想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词句段运用

1.欣赏图片

2.为动物找家,连连线,交流。

3.拓展:鸟巢,还可以说鸟窝。

马厩,还可以说马棚。

猪圈,还可以说猪栏。

4.看一看,想一想。

5.接下来我们来挑战,看谁掌握的动物之家的名称多。

6.在写文章的时候,关键的词语能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文意,请看下面的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字,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7.对比朗读,提出要求: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预设1: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预设2:理解加上“逐渐”“最多”的不同含义。

5.教师总结:一个句子加上不同的词含义含义也不相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一些句子加上某些限定的词语更加准确表达意思。

日积月累

1.朗读谚语。

2.解释谚语的含义以及特点: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3. 生活处处皆学问,善于观察、乐于表达,做生活的有心人。

4.学生读读背背。

5.积累其他谚语。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语表达更加准确、具体,还学习了一些谚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